智商篇学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小俊的故事之抗挫责任学习活动沟通—孩子考前失眠怎么办

点击:471


作者:李玲(北京清华大学燕园教育科技研究院副院长)

出处:家长学校

小俊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一直很好。但几个月前,小俊的生活出现了一些麻烦。

那是在期末考试的前一天,学校为了让学生好好复习,专门放了一天假。那天中午,小俊在家非常努力地复习,可能是因为太过劳累了,竟不知不觉睡着了。等小俊醒来,已经是下午6点钟了。小俊想:完了,晚上肯定睡不好了。果然,到了晚上,小俊本想早点休息,养精蓄锐,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他第一次失眠了。

第二天,小俊考得非常不好。本以为这是一个偶然,却不曾想这只是一个痛苦的开端。此后,每到大型考试,小俊就担心万一睡不好觉,考不好试怎么办。所以几乎每一次考试前的那个晚上小俊都一两点才能入睡,第二天考试的时候脑子总是昏昏沉沉的。

小俊很烦恼,觉得自己特没出息,特别对不起父母。小俊家经济条件不好,小俊从小就饱尝贫困之苦。父母告诉小俊,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改变家庭的这种面貌,小俊也一直很努力,可就是一到考试,小俊就睡不着觉。这让他很痛苦。

其实,不怕失眠,才能不失眠。有两位心理学家,曾对某些患有失眠症的患者作了一个心理学的实验。在这些失眠者临睡之前,心理学家让他们服下了一颗无任何药效的糖:不同的是,心理学家把失眠者分成了两组,他们告诉第一组失眠者,服的药丸将起令人兴奋的作用;而在告诉第二组失眠者时,他们又说药丸将起催眠作用。按照我们一般人的想法,由于心理暗示作用的结果,被告之服令人兴奋药丸的失眠者,肯定会惴惴不安地等着药效的发作,因而难以入睡,而被告之服催眠作用的患者,心里则会踏实得多,所以会比前者更快地入睡。然而实验结果却显示,第一组比第二组更快地入睡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对于第一组的失眠者,他们会把自己一时难以入睡的原因归于令人兴奋的药丸,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习惯地归于自我本身,如无能”“适应力差,所以心理一安然,他们反而很快地入睡了。可见,担心失眠,更容易失眠;反之,则可以坦然入睡

再来看看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失眠困扰。

1端正考试动机,减轻备考压力。认为考不好就没有前途的考生,肯定会背上过重的思想包袱,成天提心吊胆,害怕失败,而不能专注干学习本身。一旦考生改变了思维的刻板性,认识到成才道路的多渠道性,考试焦虑是会降低的。家长一定要让孩子认识到,考试只是为了检验平时成绩,即便是升学考试也并不能决定终生。所以,可以鼓励孩子尽力,但不要把孩子逼到死胡同。

2调整期望值,培养好个性。研究表明,过高的期望值会给学生造成较强的心理压力。团为目标订得太高,超过了自身的实际能力,就会在活动中担心没有实现的把握而失去信心,同时也会使在考前过分担忧而分散注意。因此,适

整期望值,切合实际地提出目标和期望,让孩子跳一跳就能达标,是非常重要的。

3防止过度疲劳,做好身心准备。有不少考生在考前拼命复习功课,作息时间颠倒,生理功能紊乱,睡眠不足,缺乏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一门心思想在考前多往脑中灌些东西,致使大脑过度疲劳,体能下降,精力不济,头晕失眠,食欲不振。所以,考生要注意充足的睡眠,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而且要营养均衡,保证有充分的体力。同时也要避免高脂肪、高营养品的过量摄入,造成消化不良和肠胃功能紊乱,体能不仅没有增强反而下降。

4、授之以法,自我调节。比如,情绪放松法。就是躺在床上,自我暗示自己今天一定能睡个好觉。但不要强迫自己入睡,而是有意识地从头到脚、从上到下慢慢放松身体的每一个部位,脑子里幻想和回忆一些 场景,让心情达到一种愉悦状态,就很容易摆脱考试焦虑失眠。再如,呼吸放松法。就是让自己自然平躺在床上,把手放在肚脐处,让身体处于舒服状态,慢慢吸气,再慢慢吐气,如此反复。还有,肌肉放松法。就是从头到脚,让身体的每一个部位紧张一分钟后突然放松。如吸足了气并将气憋在头部,使劲让脖子挺直,然后突然放松。如此反复,人能够很自然地睡着。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