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篇学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淼淼的故事之交际沟通尊重心理疆界—热心人为何成了“烦人精”

点击:555


作者:李玲(北京清华大学燕园教育科技研究院副院长)

出处:家长学校


说起淼淼,认识她的人对她的评价基本都是“热心”、开朗”“不爱记仇,按理说,这么多的性格优点,一定是人缘不错了。但实际上,淼淼的人缘并不好。只要和她相处一段时间的朋友都会觉得她有点烦人,会找各种借口躲着她,拒绝她。

比如,比如班里的同学总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结成特别要好的小群体。有时候,大家几个人正在一起说悄悄话,一看有别人过来,大家声音就压低了。但淼淼很好奇,要凑过去问问:你们刚才说什么呢?”“你们刚才是不是说某某某呢?大家敷衍着,都不太想搭理张淼淼。

再比如,一周前班里转来一个新同学莉莉,因为同桌,淼淼很快就和她像老朋友一般,还总是送礼物给莉莉。莉莉不好意思接受,但是招架不住毛晓娜的热情。但是莉莉就发现,淼淼虽然热心,但做事过于地不拘小节。比如说两个人一起吃在食堂吃餐,淼淼总爱到莉莉的餐盒里去夹菜,莉莉买了什么小挂件,淼淼也会很不客气地据为己有。从那以后,莉莉开始反感淼淼,躲着她了。

一来二去,淼淼很为自己的人缘差伤心呢!

先来认识一下容易侵犯心理疆界的主要因素。

心理疆界被侵犯会导致压力。我们心灵和领土一样,也有一道疆界将别人与我们自己隔开,以保持自己的个性空间。如果交往对象尊重了我们的心理疆界,我们就会感觉到舒服而安全,就会愿意与对方继续交往下去;反之,如果对方冒犯了我们的心理疆界,我们就会感觉到压力和不安全,进而对对方产生排斥反感的情绪。

放任好奇。像上文中的淼淼,她忽略了只有特别要好的朋友间才愿意分享秘密的人际原则,尽管没有恶意,但她不加克制的好奇还是让大家觉得被窥探被冒犯。实际上,任何一个小团体都对非团体成员持有一定的戒备之心。想要融入大家,需要付出时间的成本,循序渐进地获得信任。

过度热心。像上文中的淼淼,正是他热心又不拘小节的性格成了侵犯对方心理疆界的罪魁祸首——在交往不久,就总送礼物给对方,看似是热情的行为,对对方来讲,却很可能是一种心理压力。因为按照人际关系的互酬性来讲,这意味着对方需要付出同等的代价才能维持彼此付出”与得到的平衡。对大多数人来说,在最初的人际交往中,保持表层而客套的交往模式,会让双方感觉舒服。显然,淼淼的热情破坏了这一原则,让莉莉感到不适。

再来看看如何引导孩子尊重别人的心理疆界。

1保持恰当空间距离。空间距离常常反映着我们的心理疆界。比如,与亲密的人比较接近,陌生人比较疏远,。所以把持好空间距离,有助于把持好心理疆界。一般来讲,空间距离由远到近,可以依次分为公共距离”“社交距离”“个人距离”“亲密距离四种。

2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告诉孩子,一份稳定的人际关系的建立,通常要经历初识、了解、走近、开放等几个过程,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假如人来熟的一方不遵循这个发展规律,试图一下子和对方建立很密切的关系,常常会适得其反,让对方产生厌恶感。

3遵循对等交往原则。由于不同性格、不同场合,每个人的心理疆界不完全一样,我们还要遵循对等原则。比如,你愿意靠近对方,可对方的反应是什么?也同样愿意靠近你吗?如果对方发出的信息是拒绝的,那我们应该稍稍 ,以避免冒犯对方的心理疆界。这就需要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察言观色,敏感一些。

4尊重对方隐私空间。让孩子明白,除非是亲密的关系,除非是对方主动把隐私告诉你;否则的话,不要主动去打探对方的隐私。同时,也要尊重对方的隐私场所和用品。比如到别人家做客,未经邀请和允许,最好不要进入厨房和卧室。另外,也不要向对方借化妆品或贴身衣物等——这些越与肌肤接触的用品越具有隐私性。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