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1890~1974),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人,原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
原文:李燕;出处:小读者之友
竺可桢出生时长得十分惹人疼爱,父亲亲自给儿子起了一个名儿,叫兆熊,小名叫阿熊。学名“可桢”是跟镇上的私塾先生商量之后起的。私塾的先生说,“桢”是古时候筑土墙时用的木柱子,称作“桢干”,“可桢”的寓意就是这孩子将来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
受家庭环境的影响,竺可桢从小就十分喜爱学习。一岁半时父亲就开始教他识字、读文了。竺可桢小学毕业时,他的才学在同龄人中是一流的。然而,他的个子和体重却比同龄人要差得很多,显得又瘦又小。他的那副单薄瘦弱的身子骨成了同学们冷嘲热讽的对象。
有一天,在教室的走廊里,迎面走过来几个同学,在经过竺可桢身边的时候,几个人嘻嘻哈哈、挤眉弄眼。其中一个人大声挖苦道:“这副小身材,一遇台风就要被吹上天。”另一个人大声说:“好一个可笑的小矮子,我估计他活不过20岁。”听到这些话,竺可桢十分气恼,真想走上前去跟他们吵一架,可转念一想:谁叫自己长了这么一副单薄的身子骨呢,再这么瘦下去真要被风吹走了。晚上,竺可桢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白天同学们说的话一遍又一遍地在耳边回响着,他想:要想将来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得有一个好身体,就得首先战胜自己病弱的身体。“对,男子汉想到就要做到。”竺可桢在心底暗自立下决心,还连夜制定了一套详细的锻炼身体的计划,计划上还写了六个特别醒目的大字:“言必行,行必果”。他把计划贴在最明显的地方,时时地提醒自己。
从那以后,竺可桢便闻鸡起舞,每天天一亮就从床上爬起来,到校园里跑步、舞剑、做操。即使遇到大雨天,也从不间断。就这样,竺可桢以顽强的意志坚持了一段时间,体质明显地有了一些好转。以前请病假是( )常见的事,自从锻炼身体后再也没有请过一次病假。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