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央视著名主持人。
1971年,赵普出生在安徽省太平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
1987年12月,为了给家里节省学费,赵普离开家乡,到北京某后勤部队当了一名士兵,被分配到连队广播室当了广播员。
为了做好广播员的工作,赵普每天晚7点总会准时守在电视机旁,从头到尾仔细揣摩《新闻联播》主持人的一言一行,暗暗发誓以后要成为一个像样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1990年3月,赵普退伍后,却到安徽省体育局下属的省体育馆当了一名保安。要强的他想:虽然是金子总会发光,但埋在地下与一块石头又有什么两样?只有朝理想不断努力,有一天机会降临时,才会被伯乐发现。所以,他仍旧不放弃练习播音主持。
不久,机会真的降临了。1991年,安徽省气象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名临时气象播报员。虽然,气象播报员只有短短3分钟的出镜时间,而且还只是一个每月只拿200元劳务费的临时工,但赵普还是决定试一试。他向气象台主管人事的领导,递上自己的简历。然而,那位领导只是草草地扫了一眼,便丢还给他,面无表情地说:“招聘对象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具备本科以上学历。”赵普心里难过极了,但是他不甘心就这样错过机会。于是,他压制住自己的情绪,诚恳地说:“虽然我没上过大学,但我学习了很长时间的主持艺术,恳请您给我一个机会。”这位领导听赵普的确吐字清晰准确,又经不住他苦苦请求,最终同意让他试一试。经过考核,赵普的综合素质竟远远超过其他竞争者,应聘成功了!
但赵普并不满足当一名临时气象播报员,而是想以此做敲门砖,最终成为正式而且出色的电视节目主持人。
1995年6月,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干部专修班正在全国招生。这个消息就像一支强心针,扎在了他那梦想“休克”了几个月的心间。他毅然决定报考。然而,赵普从招生简章中得知,北广播音系属艺术专业,既要考文化课又要考专业课。文化课需要参加全国统一的成人高考,而此时已是离文化课考试只剩下4个月了——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学完整整3年的高中课程,简直是天方夜谭。但他想:是男人就要像上战场那样去战斗,只要自己努力了,即使失败了也不会留下遗憾。为此,他给自己制订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从早上5点到( )一点,所有的时间都被充分地利用起来。即使是上厕所,他也要带上英语单词书,后来索性到一所中学的高三班插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