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智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杨凌的故事之学习活动兴趣—美国名校录取什么样的学生

点击:1021


马振翼在台湾出生,小学即到美国留学,大学读的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后在华尔街干过,还当过高中老师,后来在美国加州创办了一家叫“星腾科”的教辅机构,为高中生升大学提供咨询及考试培训服务。

有天,一个从宁夏银川来的男孩前来咨询去美国读书。这个男孩叫杨凌,他在北京见到马振翼时,已经高中毕业快一年了,没有上大学。他的父亲是个工程师,家庭收入中等。杨凌的父母觉得,孩子只要能进美国排名前三十的大学,就很满意了。杨凌长相普通,但给人的印象很阳光,善于表达。他是从农村出来的,7岁之前,都生活在一处沙漠里。在他的童年记忆里,天空常常是黄色的。高中毕业后,杨凌一个人去了西藏,在牧区与藏民生活了半年“聊他的经历,让人感觉很有趣、很兴奋”马振翼说。

与天天备考的高中生不同,杨凌花了很多精力在忙一件自己想做的事:做NGO(非政府组织)。杨凌办的NGO,是一家整合了当地公益资源的网站。比如,有20名可以支教的志愿者,把他们的资料发布到网上,哪家NGO需要,直接联系就可以了,不用到处找人;再比如物资,像电脑、书刊、过冬衣物等等,都发布到网上,大家支配。这个网站,实际上就是NGO源共享平台。杨凌告诉马振翼,网站已小有规模,有200多家NGO成为他们的会员。眼下,他们正在做远程教学,想让偏远地区的学生,通过网络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杨凌曾与同伴募集到5万本图书、15台电脑,分别送给18所农村小学。他还跑到大学征招短期支教的老师,去偏僻地区的小学教英语、电脑、音乐等。多的时候,他甚至召集到一百来名志愿者。“他看不惯一些公益组织的行为,但他并不只是发发牢骚,而是自己想着去做,去改变,亲手创办一家NGO。”马振翼说。

马振翼问杨凌,去美国上大学,最想读什么专业?他回答说,中国经济改革30年了,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受益最大。“我常常有种无力和受困的感觉。如果能去美国上学,最想读的是经济学。我希望能学到好的知识和理论,将来回到家乡,改变那里”这番问答让马振翼很满意。但杨凌的考试成绩不理想,SAT(相当于国内的高考)分数满分是2400分,他只考了2000多一点。

哈佛对杨凌的面试地就在北京。谈话结束时,面试官笑着对他说:“假如你被录取的话,将是哈佛有史以来录取分数最低的华人学生。”最终,哈佛的经济系录取了杨凌,并给了全额奖学金。

“你们问,美国一流大学有什么录取标准?这还真没有一个定律。如果硬要套的话,可以这样说:他们要的是将来可以影响世界的人,是具有这种潜力的人。”马振翼说,“在这个20岁的年轻人身上,我看到了这种潜力。他很有想法、也很有激情,这就是他身上的亮点。我要做的事情,不是去包装、制作,而是尽可能地发现、发掘。如果是一颗宝石的话,我只需要把上边遮蔽的杂质去掉,让它闪闪发亮。

马振翼说,美国的大学录取,大致看三大块:一是学习成绩;二是学生自己写的申请信;三是课外活动。成绩不仅有SAT,还要看高中阶段的平均成绩等。学习成绩必须达到基本要求,但是,当成绩过了录取门槛后,分数只能起30%的作用。“你要想进入美国一流大学,光是成绩好不行,分数达标的学生太多了。这些大学,到底在找什么样的人?答案很简单:让人印象深刻、多才多艺和拥有特殊课外活动的学生。你的梦是什么?你的 是什么?这些非常重要。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