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智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梁漱溟的故事之学习兴趣沟通责任:国学大师小时候为何不读正经书

点击:954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蒙古族,生于北京,原籍广西桂林,北大教授,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主要研究人生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


梁漱溟5岁开蒙,读过《三字经》和《百家姓》。

然而就在接着要读四书五经的当口,赶上了变法维新。父亲梁巨川本来就不赞同儿童读经,此时借“停科举、废八股”之机,便断了儿子的读经之路,让他去看《地球韵言》。顾名思义,此书的内容多是一些欧罗巴、亚细亚、太平洋、大西洋之类,说的是世界大势。

第二年,北京出现了第一个“洋学堂”——中西小学堂。梁漱溟便被父亲送去那里读书。

后来因社会动荡,梁漱溟转过几次学,11岁时曾回家请先生教读一年。其间梁漱溟仍不好习四书五经这些“正书”,而是读小学课本,甚至津津有味地看着一种课外读物——《启蒙画报》,以至于梁漱溟成名后多年,仍能清晰和细致地回忆出《启蒙画报》的大致内容。此外,梁漱溟已经拥有了三整年六巨本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和一整年的《新小说》(杂志月刊)

1906年,13岁的梁漱溟考入顺天中学堂,并于1911年毕业于顺天高等学堂。在中学时代,梁漱溟依然不看“正书”而读报这在与梁漱溟同辈且齐名的学者中,似乎很难找到这样类似的成长经历。中学毕业后,梁漱溟在同盟会办的《民国报》任编辑兼记者

梁漱溟在一些回忆文字中,曾申明过:“由于先父对子女( )信任与放宽态度,只以表明自己意见为止,从不加干涉;同时又时刻关心国家前途,与我议论国家大事。这既成全了我的自学,又使我隐然萌露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