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威特,19世纪德国著名天才。
由于小卡尔得到了良好的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在学习上一直都表现得特别轻松,任何有关数学的题目都能够似乎很不费力地解答。
为了让儿子的能力有所提高,有一次父亲老卡尔给他安排了一道远远超出他能力范围的题目。当小卡尔开始像往常一样专心致志在书桌前认真思考的时候,老卡尔便离开房间让他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之中独立思考。
可是过了很长时间,卡尔还没有从房间中出来。老卡尔感到有些诧异——虽然那道题很难,但卡尔以前从未用过那么长的时间去解习题;何况现在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本规定的学习时间。于是,老卡尔走进小卡尔的房间。只见小卡尔仍然在那里冥思苦想,而桌上用来做习题的纸仍然是空白一张,什么字都没有。“怎么,是这道题太难了吗?”老卡尔问。小卡尔抬起头来看了看父亲,一语不发。
此时,老卡尔看到儿子满脸通红,虽然天气不热却满头大汗。“卡尔,有什么地方不舒服吗?”老卡尔当时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儿子一定生病了。“没有,我在想怎样解答这道题。”“现在已经超过了时间,如果你认为太难就先休息一下吧,明天再来解决它。”“不,爸爸,再等一会儿。我似乎就快要找到答案了。请您再给我一点时间。”小卡尔说完继续埋头思考。老卡尔想,儿子正在解答问题的关键时候,不应该打断他。于是,就又走到了房间外,和卡尔的母亲谈论这件事。
快要吃饭的时候,小卡尔的母亲有些按捺(nà)不住了,对丈夫说:“你应该让儿子出来了,恐怕那些道题太难,卡尔的自尊心太强,害怕做不出而难为情。你去劝劝他吧,不要让他太累。”于是老卡尔又走到了儿子身旁。“卡尔,你已经尽力了。解不出来没有关系,这道题的确太难了。”“不,爸爸,快要做出来了。您不是告诉我要坚持不懈吗?我已经找到了解这道题的方法,就是差一点点。我想,我马上就能完全解答它。”小卡尔说道。面对儿子这样的态度,老卡尔还有什么话说呢?只能和妻子在外面耐心地等。其实他们已经作好了儿子不能解出题的思想准备,只是觉得儿子既然有那份恒心就尽量支持他。
“爸爸,爸爸。”终于,小卡尔拿着那道题的答案兴奋的喊着,蹦蹦跳跳地跑了出来。老卡尔看了他的答案,完全正确,并且他的理解思路巧妙之极,似乎还在标准解题方法之上。
那天在晚饭桌上,小卡尔不停地对父母说他是如何去思考,又是如何去寻找解题的着眼点。当老卡尔问他在解题过程中有没有想到放弃的时候,小卡尔说:“( )过,因为它确实太难了,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感到头疼,脑袋都要胀破了。我真想跑出去对你说做不出来了,但每当那个时刻,我就会听到自己心中有一个声音在说‘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所以,我就发誓一定要坚持下去,非把它解答出来不可。”那天晚上,小卡尔吃了很多东西,睡觉也比平时香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