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生6岁时,看着同村的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去上学,非常羡慕。然而,他家太穷了,拿不出钱来供他上学,他只好随继父去放羊。
羊儿在草地上静静地吃草,李春生就坐在地上拿着小树棍在地上画画。乡亲们看到李春生的画,都赞叹他是当画家的料儿。
李春生8岁时,母亲凑齐了100元钱,将他送进了小学。李春生兴奋极了,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像棵久旱的禾苗,畅快地吮吸着知识的甘露。
14岁时,李春生以优异的成绩被开原市金沟子镇中学录取。在亲戚和邻居们的帮助下,李春生才勉强入学。
李春生15岁时,春节过后,眼看又到了开学的日子,可李春生的学费还没有凑够。母亲愁得没有办法,只能悄悄掉眼泪。李春生知道家里的状况,他想了几个晚上,决定辍学打工。于是李春生跟随邻村的人,来到一家砖瓦厂做小工,身材瘦弱的他每天要拉着五百多公斤重的砖坯跑20多趟。很快,他的鞋底磨破了,脚掌也磨出了血泡。但即使如此辛苦,李春生也挣不到多少钱。很多个夜晚,他躺在床上,孤独和绝望涌上心头:这样苦难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啊?难道自己就这样过一辈子吗?不,绝不!李春生越想越不甘心,苦难的日子更坚定了他要靠知识改变命运的决心。
2004年年底,李春生怀里揣着自己用10个月的血汗换来的4000多元钱,踏上了返乡的路途。2005年春节过后,李春生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校园,重读初中。知道自己上学不容易,李春生恨不得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来学习。
2006年春天,李春生即将初三毕业,学费再次告急。还有几个月就要中考了,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却不得不暂时放下学业,在一家建筑工地上找了份做小工的活儿。为了重返校园,每天晚上收工后,在工友呼呼大睡时,李春生跑到灯火通明的工地上去读书。就在这一年的8月,李春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开原市高级中学。邻居们为他凑齐了学费。
为了筹集下一学期的学费,李春生别无选择,又去建筑工地上打小工。这期间,没钱了,他便离开学校,去打零工;挣够了学费,他再重返校园学习。学校的老师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对他既同情又敬佩,对他频频往返在学校和建筑工地之间的事情也就网开一面。
由于李春生在打工的时候一直坚持抽时间学习,所以,在不能保证正常学习时间的情况下,他的学习成绩仍很优秀。李春生在书法、绘画方面也很有天赋。高二时,他还在校学生会担任了宣传部干部,他的作品在市里举办的书法比赛中多次获奖。这给了李春生很大的信心,他决定学习美术专业。高二下学期,他转到了学校艺术特长班,学习美术。
2009年7月,李春生以优异的成绩被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录取。9月,李春生来到了无数次在梦中出现的大学。但得知自己所学专业的学费从下学年起上调为1.5万元时,他有些怯了。就算自己靠贷款读完了大学,毕业之后马上就得还贷,什么时候才能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啊?自己挣钱给父母治病的想法也很难实现了。一番思考后,李春生做出了痛苦的决定:退学打工,等挣到钱后,明年再考大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6月,李春生再次参加高考。这年,李春生以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专业录取。
李春生遭遇的苦难是很多同龄人无法想象的,这样的苦难足以把许多人压倒,而李春生在苦难和压力面前,却把自己变成了一根弹簧——被压得越( ),反弹得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