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9日,早晨7:25。杰瑞米和强尼与校车司机伍德叔叔打过招呼,坐到了各自的位置上。像往常一样,等到16名学生全部到齐坐好后,伍德缓缓启动校车,沿着马路开往学校。
杰瑞米,13岁,是卡车司机的儿子;同龄的强尼是外科医生的儿子,他们住在美国华盛顿州弥尔顿镇的同一条街区。
早晨7:37。校车过了第三街区,来到教堂前,再转一个弯儿,过一个十字路口,就该到校了。然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意想不到的危险突然降临。
那时,A不经意地瞟了一眼驾驶座,不禁大吃一惊:伍德叔叔情况异常,头搁在靠背上,脸色苍白,浑身发抖,双手则完全离开方向盘。而校车呢,已经向左偏离方向,冲向教堂。这中间过了5秒,A作出反应,惊呼一声,从座位上跳起,冲向驾驶座,抓住方向盘,这过程用了3秒。A拼全力,向右转动方向盘,一下,两下,三下……把车开回原路,拔钥匙,踩刹,车停,这个过程用了8秒。这一切,被车载录像机都记录了下来。事后,人们发现,5秒,3秒,8秒,共计16秒,A没有丝毫慌乱,也没有丝毫犹豫,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迅捷、熟练,他表现出来的沉稳,与其年纪极不相称。
校车停后,A迅速跑回自己的座位,拿出手机,拨通“911”,报告完车上发生的情况后,又来到驾驶座旁边。伍德情况非常糟糕,一直翻白眼,嘴里不断发出粗重的喘气声。这时,B跑过来,说:“快给他做CPR!我懂这个,A,你帮我。”CPR,是心肺复苏法的缩写,也就是胸部按压。在A的协助下,B解开伍德的上衣,一下,又一下,熟练地为伍德做着胸部按压,直到救援人员赶到,那时已经7:51。经检查得知,伍德属于突发心脏病,所幸有A和B一直在做CPR,为后来的抢救争取了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