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智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刘国庆的故事之学习活动兴趣批评交际:为什么要用论语教训孩子

点击:931


刘国庆的祖父是个木匠,主攻大器作,就是帮人盖房子、立木架、造犁耙;他的父亲也是个木匠,主修小器作,做一些精致的木器,在上面雕刻一些花鸟虫鱼,闲暇时也打打家具。

小时候,刘国庆就是在碎木屑里长大的,一闻到原木的清香就觉得亲切无比,因此不到七岁,便吵着要学手艺。但是他的祖父不同意——他希望孙子能跳出这个行当,在他的旧观念里,木匠总属于三教九流的圈子。一旁的父亲看了祖父一眼,说了一句话:“君子不器。”祖父于是不吭声了,开始教孙子挑木料,画墨线。

后来,被父亲逼着背《论语》后,刘国庆才知道这是孔老夫子的话,意思是,君子不应像器具一样只有一样用途,应该博学多能。这也是刘国庆第一次感受到《论语》的力量。

等年长一点,胆子大了一些,刘国庆便跟着大哥去大队的果园里偷苹果。把裤子脱下来系上裤腿,搭在脖子上就成了最好的口袋,后来不幸被人发现,刘国庆跑得慢被抓住了。看果园的扭着他的耳朵去见他父亲,他却把责任都往大哥身上推。

父亲拿出了戒尺,问道:“君子求诸己,后面一句是什么?”“小人求诸人。”刘国庆回答。“那你是要做君子还是小人?”刘国庆听明白了父亲的意思,于是低下头开始小声认错。父亲听了之后,居然消了气,收起戒尺,( )地让刘国庆洗手吃饭。

之后很多年,刘国庆才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戒尺打在手上,疼一会儿就忘了……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