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清华精仪(精密仪器)系之前,马冬晗的成绩一直很稳定,“小学年级排名没出过前10名,初中前5名,高中前10名”。
进了清华,马冬晗习惯性地把自己的大一成绩锁定在了“年级前5名,至少也是前10名”。为此,马冬晗每天早上6点起床,6点40分上自习,晚上10点30分自习室关了门才回宿舍。
但是,大一上学期,马冬晗在全年级150人中考了第20名,以“目标第一,总是希望最好”的马冬晗遇到了自小学以来学习中的第一个坎。马冬晗为此每天都不开心,一想到学习就有压力。
就在这时,同在清华的同胞妹妹马冬昕的法宝“周计划表”被马冬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原来,为了管理好学习生活时间,马冬昕提前一周把下周的计划表做出来。一周的计划表是一张A4纸,上面是从周一至周日各个时间段的学习生活安排。除了安排学习、生活时间,每一天,马冬昕还总结“计划完成情况”、“学习情况”、“社会工作”、“体育锻炼”、“生活状态”、“修养品行”和“一天总结”。另外,在一张周计划表中,还有“加油”这样自我鼓励的词。正是凭借这份毅力,马冬昕大学三年的学习成绩在化学系都是排名第一。
于是,从大一下学期起,马冬晗也做起了周计划表,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计划表里,从周一到周日,( )都做了非常明确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