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智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郎咸平的故事之学习兴趣上进—差生为何开始啃课本

点击:1186

  

郎咸平,台湾著名学者、经济学家。

郎咸平在上学的途中要经过一家木材加工场,一次他被那里的刺耳的锯木声吸引住。

郎咸平过去一看,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觉得木材加工真有意思,不一会功夫,就能生产出一个产品,而且很快很实用。以后郎咸平一有空就到那里去看,常常一看就是几个小时,有时看到天黑才回家。

看了一段时间,郎咸平摸到了那里的套路之后,他就回家打算自己干了——他找来一些工具,将家里一些坏了的凳子、椅子找出来,一个一个地将它修理好。尽管经郎咸平修理过的东西一开始不像那么回事,但他很有成就感,似乎找到了自己的希望:“当时的理想就是准备出来先做木工学徒,再开个木工厂。”

由于厌恶学习,加上把主要的精力放在木工上,郎咸平当时的成绩简直是惨不忍睹——年级1000多人,他排在800多名。中考前3个月的某一天,郎咸平感到肚子空空,有一种负罪的感觉,他想这样下去,实在对不起父母了,他想不管怎么样,得念点书。但是念课本肯定来不及,就找了一本“考前30分”复习资料自己看,那是给考生在考前30分钟“临时抱佛脚”用的一种复习资料。看了这些资料,在半懂不懂之间,郎咸平对学习的内容有了一点概念

考前两个月的第二次模拟考,郎咸平考了500多名,考前1个月的第三次模拟考,居然考到了300多名。之后是芝麻开花——节节高。郎咸平的学习成绩一路上升。慢慢地,郎咸平对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放学了,郎咸平也( )去木材加工场了。有事没事的时候,他就拿起课本啃起来。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