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照,本名李明骏,台湾著名作家。
杨照的女儿李其叡(ruì)出生后,由于妻子是搞文学批评的,都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爱好文学的夫妻俩相信他们的爱情结品也会喜欢文学,于是在家里安放了好些巨型书架,满满当当地摆上了各类精挑细选的图书。
可让杨照奇怪的是,一次也没看到女儿主动翻看过那些书。而且,她最不喜欢做的事就是写作!“对我来说,写作和阅读是表达自己和感受世界的重要方式,文字一直能带给我无与伦比的快乐和成就感。可女儿却感受不到这份快乐,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女儿是跟我完全不一样的人啊!她是那么独特的生命,这不正是我们一开始希望的样子吗?希望她特别、与众不同。想到这一点时,我突然就释然了。”
至此,杨照调整了自己扮演的角色,不再做“爸爸”,而是做伙伴,放下了曾经对女儿的种种构想,只是单纯地陪伴女儿,陪她玩耍,陪她快乐,尽量让她明白她想要什么,并陪伴她为之努力——不是举着旗帜在前头引路,而是在身后陪伴看顾,做一位没有计划、毫无“主见”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毫无主见的父亲,在女儿身上收获了不曾料到的惊喜。
李其叡6岁那年,有一天傍晚,杨照开车带她回家。车里正放着古典音乐,是舒曼的《童年情景》钢琴曲中的一支,女儿说曲子没回到主音。杨照留意地听了一下,到了最后一小节,音乐果真没有回到主音,而是在空中飘忽了一下就突然结束了。原来作曲家谱写这支曲子的用意,就是表达一种未完成的感受。可这仅仅是少了一个音符这样非常细微的差别,一般人根本听不出来。杨照非常惊讶,完全没想到6岁的女儿对音乐竟然有这样敏锐的洞察力。
李其叡5岁开始学习钢琴。接触音乐后,她表现出了越来越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