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智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俞可的故事之学习青春兴趣—为何不要过早学文学

点击:767

  

也许是遗传基因的缘故吧.作家俞天白的儿子俞可从小就对文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念小学时日记就经常令父亲拍案叫好,小学五年级时获《儿童时代》征文奖,高中一年级的作文被选人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80年代中学生作文选》。所以,按俞可潜在的文学才能,俞天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让俞可在文学上发展。

然而,俞天白却教育俞可:过早地迷恋文学是一种冒险行为,中小学生一旦迷上文学,就很容易让文学牵着鼻子走。因为说到底,文学是感情的东西,沉入其中不是沾沾白喜、目空一切,便是悲悲切切、曲高和寡,其结果都会妨碍对自然科学知识的掌握,将知识面搞得很窄,影响对整个世界的认识,甚至会对自己刚刚建立的自信构成威胁;而如果先学习了自然科学,然后真爱上了文学,再去当作家,根底扎实了,作品才更有价值和生命力。俞可听从了父亲的建议,中小学阶段学习很好,顺利考上大学。

可到了俞可选择大学专业的关键时刻,俞天白仍不希望俞可以文学为专业。他建议俞可趁年轻,多学几种技能和求生的本领,以便在这个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时代,多几分选择的主动权和自由度。俞可理解父亲爱自己的心情,也相信父亲的远见,最终,他没有读痴心的文学专业,而是选择了教育学。但在苦溃教育学专业之时,俞可没有放弃他的文学爱好。利用课余时间,俞可从事散文写作和文学评论。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