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妈妈一样,我也在怀孕期间幸运地得到了那本《早期教育与天才》。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和一个准妈妈,我反复地阅读了这本书,对早期教育培养品格和开发智力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也了解了一些寓教于乐的方法。我认真地制定了育儿计划。希望孩子能成长为品行端正、健康快乐、聪明活泼、兴趣广泛……的,将来学有所成的有用之才。
我们按计划对女儿进行了智力开发。例如,在婴儿时期,就每天给她唱歌、用录音机给她放音乐听;每天给她做体操、手指操;在她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每天给她看图书,讲故事,朗诵诗歌;用在墙上贴图片和玩积木的方式教她认识颜色、形状、大小;每天带她到外面看世界,认识房屋、花草、树木,认识蓝天、白云、小桥、流水,认识牛羊、骡马……
再大一点,还每天带她唱歌、跳舞、做游戏;通过看图书教她讲故事、念儿歌;通过玩卡片教她识字并且用认识的字编句子;教她画画,任她在白纸上信手涂鸦;利用各种玩具教她手口一致地数数,利用分发点心的机会教她认识数目;在买玩具时,除了洋娃娃之外,我们更注意为她选择积木、拼图、拼接模型、“小猫钓鱼”等需要动手动脑的益智玩具……
她的智力也得到了很好的开发。八个月会有意识地喊人;十个多月时,一次在街上指着驴子大叫“马!马!”引得行人驻足观看;不到一岁两个月时,她就能有目的地主动地说“我还要吃”这样完整的句子;她对音乐的兴趣很高,乐感、节奏感极佳,一听到音乐声就和着节拍手舞足蹈;两岁时,能看着图画一字不漏地背出厚厚的一本儿歌,还喜欢自己编故事;三岁以前就能认识三百多汉字,能理解10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
从主观上说,对于我们当时以开发智力为目的以游戏为方式的早期教育,如何与现行的幼儿园教学模式接轨的问题,我自己也束手无策。
女儿上学后,在对于上文所说的“接轨问题”一筹莫展的同时,作为一名教师,我因为“工作忙”,竟然忽略了对她的专注精神、学习习惯、顽强意志的培养,使得孩子对于由游戏式学习到填鸭式学习还极( )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