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智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南开的故事之学习活动兴趣辩论实践—民国教育为何成功且高贵

点击:802


民国年间,包括北师大附中、南开中学以及过去许多成功的中学,它们之所以成功,无非就是最大限度地实施了人的教育,不是以培养考试能手、习题高手作为首要的教育目标,而是以培养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具有公民意识的公民为目的。抗战前后的重庆南开中学就提供了这样一个无法替代的活的先例。

作为人的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教育的特点就是开放、多元、兼容,允许自由讨论,重庆南开中学学校里就并排张贴着《中央日报》与《新华日报》,学生可以对照着看。在每周的周会上,学校经常会邀请各种不同观点的社会名流来演讲,周恩来、冯玉祥、马寅初、老舍、曹禺以及访华的美国副总统华莱士等都在其中。“在那个讲台上,你能获得不少虽然零碎但却是课堂上没有的知识。你也可以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高年级学生经常对各种思想观点开展讨论。19431月,这些少年学子曾就真理标准展开过一场无拘束的讨论。

时事辩论赛也是南开的家常便饭。一位女生记得,高二那年她参加全校男女生两部举办的一次辩论赛会,题目本来是一件生活琐事,张伯苓校长散步时偶然看见海报,说没出息,什么时候了,净辩论这些小事。当夜题目就改成了“美国是否应该参战?”其时离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参战已不远。无论他们的翅膀多么稚嫩,他们的思考多么肤浅,他们在校园里获得的这些训练,对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世界眼光,终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结社、演出、办壁报,这一切都是自发的,是他们兴趣、才华、理想的萌动,活跃了他们青春的生命,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会表达,学会独立思考。校园广场上到处张贴着他们自办的壁报,各种壁报竞相争妍,内容也是五花八门。他们甚至通过各种渠道亲自登门采访邵力子等政要。

操场上更是南开学子们自由驰骋的场地。每天下午三点半,所有学生都要走出课堂,融入火热的课外活动中(主要是体育活动)。如果学生躲在教室里做功课被发现的话,要立刻记 过一次。

当然,南开对美育和锻炼动手能力的技艺活动也一样重视。上世纪80年代,当几个60岁的学生在80多岁的音乐教师阮北英面前,流着热泪唱起他从前教的歌时,已经几十年没有听过这些歌的老师激动得哭了。

经济学家吴敬链说:“我虽然只在南开念过两年书,但南开给予我的基本训练方面的影响,却是极其深远的。除语文、数学等功课外,从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公民’课上关于如何开会、如何选举、如何表决的训练……都使我终身受用不尽。”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