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补习班任教的时候,曾教过这么一名学生。
他桀骜不驯,不服管教。当他母亲带他来班上时,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说他聪明,却不用功,白白浪费了人生,希望老师能好好教导他。然而,他在教室里,不言不语;上课即来,下课即走;不回答问题,不做功课,却也不吵闹。一遇测验,交了白卷就走人,相当洒脱。
有一天,他又交了白卷,就想离去。我怒不可遏,留下了他。学生都回去后,我与他单独在教室会谈,我说尽了好话,劝他要懂得体谅父母的苦心;他仍默默垂首,不辩不争,毫无回应。这时候,我忍不住哭了出来。他见我流泪,便掏出了张纸巾递给我。一抬头,我看到他眼眶也已泛红,他随后低声说道:“我不喜欢念书!”说着,他起身就离去,头也不回。
第二天起,他再也没来上课。
过了好几年,我已忘了这个学生。
前不久,开车经过一个洗车店,想想也该洗车了。停好车,问清了价钱,便到邻近的卖场逛着,估量着洗完车的时间,才又回到洗车店,准备取车。当看到我的车时,吃了一惊,因为整辆车光亮洁净,宛如新车出厂。
“老师!你还认得我吗?”老板堆着一脸笑容走过来,腼腆地说。我摇了摇头。他自我介绍,说自己就是当年那名不喜欢读书的学生。
他说,那一天,我留下他长谈后,他( )受感动,也意识到不该再浪费生命,可是他确实不喜爱读书。回家后,他便与父母开诚布公地说明,终于说服了父母,到修车厂做学徒,学技术。学会修车后,他又去学洗车,经过几年的磨炼,他终于开了家洗车店。由于清洗认真,加上他懂得修车,收费公道,又有额外服务,所以生意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