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的高考中,周浩是青海省理科前5名。
因为从小就喜欢拆分机械,本来他周浩想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但这个想法遭到了家人和老师的一致反对——父母觉得这样高的分数不报考清华北大简直就是浪费,高中班主任也一直希望他能报考更好的学校。周浩最终还是妥协了,上了北大。
大一上学期,喜欢动手的周浩开始感受到了不适应。到了第二学期,繁重的理论学习让周浩觉得压力很大,每天接受的都是纯粹的理论更让他头脑发胀。于是,周浩学习开始不那么积极了,就连作业也不再认真完成,每次都是敷衍了事。他想到了转院,但这条路没走通。
在旁听、转院、逃避都没有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周浩开始打起了转校的“算盘”。“我觉得中国是比较缺知识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就像德国很多技术工人都是高学历,而中国的技术工人基本上都学历( )。”最终,周浩选择了适合他的学校——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它的水平在行业内是领先的。既然想学点技术,尤其是数控技术,那这里就是最好的地方。”尽管家人和亲戚朋友同学都认为他疯了,但他这一次没有妥协。
2011年冬天,周浩到了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开始了人生新的起点。“大学的生活很散漫,而技师的生活就是‘朝八晚五’,一切都靠自律。”实验室十几台瑞士进口的数控机器,老师面对面亲自指导,直接上手的机器操作,这一切都令周浩兴奋不已。
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数控技术,而别的同学都已经学了两年,为了赶上大家的进度,他学得格外认真。因为学习有兴趣,基础有很牢,很快,周浩便成了项目完成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学生,成为学院最优秀的学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