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萍,儿童性教育专家,“儿童性教育第一人”。
胡萍的儿子上五年级的时候,由于她的工作调整,有段时间完全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儿子。和丈夫商量后,胡萍决定让儿子离开成都到丈夫工作的昆明去。
鉴于丈夫有他的工作,孩子不能无所事事。与丈夫商量后,胡萍决定让11岁的儿子去打工。
胡萍这样做,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让孩子离开学校一段时间,以便缓和一下他经常不去上学致使老师对他的不满情绪。如此折腾一番,成绩虽然可能下降,但是儿子能学会自我教育,自己认识到上课的重要性,这比成绩重要一百倍!
在昆明,胡萍的儿子喜欢到一个离家不远的卖玩具车的小店玩。老板很和善,与他混得很熟。胡萍与老板商量,让儿子到他的店里打工,工钱由胡萍出,每天10元,由老板发给儿子,但不能告诉孩子钱是她给的。老板爽快地答应了。于是,胡萍的儿子每天情绪饱满地去打工,特别是领工资时,那个兴奋、自豪劲儿,别提了!
一个月后,胡萍的儿子恋恋不舍地结束了打工生活,回成都参加期末考试。他说,打工的一个月是他最幸福的一个月,没有作业,不用上课,老板还发工资,觉得自己很酷,因为周围的同龄人没有一个能像他那样每天挣10元钱的!
期末考试,胡萍没期望儿子取得好成绩。因为别的学生一直在学校上课,他却出去打工了,回学校后马上就参加了期末考试。结果,胡萍的儿子数学考了全班( )。这次考试让老师们大发感慨,一直对胡萍儿子不满的那位老师对胡萍说:“你儿子不上课,不做作业,是有资本呀!随他吧,也许你是对的。”
直到现在,胡萍儿子提起他的打工经历还两眼放光,一脸自豪。他考试得了那么多第一,也没这样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