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武汉保利心语小区的景晨、景奇姐弟俩,因优异的学业成绩引得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羡慕不已。
在中国地质大学读博的姐姐,今年通过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的选拔,将于9月去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交流两年;刚从武汉大学本科毕业的弟弟,成功申请到香港中文大学的直博生,并获得50多万元奖学金。
“他学习比我有钻劲,是真正的学霸。”“她特别勤奋,有毅力。”评价起对方,姐弟俩都不吝溢美之词。不过,忆起小时候,两人都异口同声:“我们都是熊孩子。”
在景晨印象中,弟弟小时候没少添乱子,最离谱的一次,是跑到工地玩火,把自己的眉毛烧着了。“我是班级中第一个被老师批评的人。”景奇自嘲。“我那时上课也喜欢讲话、做小动作,经常挨老师批评。”景晨说。为此,两人没少写检讨。“与弟弟相比,我像个‘学渣’。”景晨告诉记者,自己高中在武汉十九中读书,高考时考的是二本。
虽然姐姐说自己以前是“学渣”,景奇可不这么看。“在学习上,她对我的正面影响挺大的。”他回忆,自己读初中时,有次一起坐公交车回家,看到姐姐在车上背单词。“车上那么吵,她还在勤奋学习,对我触动特别大。”有时,姐姐还会用高中的解题方法,对他进行数学辅导,“老师看到我的解题用了不一样的方法,还表扬了我,让我很自信。”
在姐姐眼中,弟弟也是她学习的榜样。她回忆,以前弟弟经常一个人思考难题窝在房里想几小时,她担心他钻牛角尖,便经常拉他出来休息减压。“从他身上,我了解到做研究一定要肯钻,要坐得住冷板凳。所以,读研后,做课题研究,我一直都挺投入的。”
“你们家的孩子真让人羡慕,是怎么教育的啊?”景晨、景奇的父母,常常会面对朋友这样的问题。“其实,我们一直遵循‘顺势而为’的法则,从没想过要他们俩都读博士。”妈妈坦言,她和丈夫对待孩子的态度是,“只要他们想读书,学得进去,我们无条件支持;如果学习不好,找个工作好好干也行,行行出状元。”
“我们小学成绩都很一般,父母也没说过要我们考多高的分数。”景奇回忆说,两人的小学生活特别幸福,妈妈舍得给他们买书、买玩具,父母( )拿别人家的孩子和他们比较,只要求他们做好自己。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