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现在读小学,前段时间开家长会,老师谈到一个问题。
新学了一首古诗,《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诗中写的四月农事。老师提问学生:“凡是奶奶爷爷或者外公外婆家住农村的请举手?”结果全班大多数的孩子举起了手,毕竟是县城的小学,这一代在农村长大的家长多。然后老师布置,星期天的时候,请爸爸妈妈带着你们去农村,回来写一篇乡村生活的作文。结果回来交作业,只有不到十个学生真正回了农村写了见闻,其他的学生显然都是编造的情节。还有一个自己承认,写的内容是在“百度”搜的。
这是一位很会关心孩子成长的老师。她会教育学生,也教育家长,星期天既然可以带着孩子远方旅游、逛公园、做游戏,或者去购物、聚餐,为什么不能找点时间到乡下去呢。体验乡村生活,认识那些庄稼、蔬菜,牲畜、家禽,还有那么多小动物,去感知乡间事物的鲜活和乐趣,体会农事的辛勤和汗水,一蔬一饭来之不易。
记得我在村里小学读书的时候,学校里有自己的“试验田”,高年级的学生有农业知识课,定期下田,认识庄稼和野草的区别,了解庄稼的生长过程,除草、浇水、捉虫,也体验收割庄稼的成就感。放了学,写作业( )主要的任务,要先去割一篮子猪草。割猪草要到田野里寻找,不仅能认识所有的庄稼,也要辨清所有的野草。有的草有毒,猪不能吃;有的草没毒,但猪不爱吃。割猪草的时候拣它爱吃的,以便投其所好。我认为,那个时候的孩子才有“童年”。
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将来回忆什么,儿歌、玩具、考分、游戏,记住的名字不是生活里的猫和老鼠,而是汤姆和杰瑞,喜羊羊、美羊羊,光头强、熊大熊二,所有的童年生活都被数字化、艺术化,不再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