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咏梅,中国教育报家庭教育周刊主编。
女儿上高一时,报社安排我上新闻版的夜班,下午4点上班,有时候半夜下班,有时候天亮前下班。生活规律和孩子正好反过来,时间和精力也不够用了。这下子我这个管控型的母亲不得不放手了,不得不努力把原来每天的忧虑、纠结和抱怨,变成对孩子的接纳、相信和祝福。
当我开始转念的时候,孩子慢慢地发生了转变。虽然离我心目中刻苦学习的好学生还很远:高一时她竞聘上了杂志社社长,成天忙着编杂志,直到高三别的同学都放弃了她还在坚持;高二忙着拍微电影,担任张罗拍摄场地、摄影器材、道具、演员等杂事的制片……在我看来,这不都是玩儿吗?跟高考有关系吗?能帮助你上大学吗?到了高三,人家在书桌上贴了一张标语:高考,我要发飙了!我心想,别人苦学了11年,你才开始发飙,行吗?不管行不行,我都不得不完全放下焦虑,让孩子为自己负责。
就像两个人合力抬一桶水,初中的时候我不停地提醒她要走稳、水面要平、要留心脚下,结果水桶离我越来越近,学习仿佛成了我的事情,她好像是为我学的。现在我不问了,水桶慢慢地滑到她那边,逐渐成了她自己的事情。包括后来当她宁可放弃10分的高考加分也要报考外地的大学时,我明知很可惜也支持她。
那么高中三年我这个当妈的管什么呢?每天晚上11点必须睡觉,写不完作业到点也必须关灯;每天早上要吃丰盛的早餐,有水果蔬菜、肉蛋奶和坚果,吃得好才有能量上一天的课;每天分担家务劳动,三间屋子每天扫地、拖地,每天遛狗,高考前一天也不例外;从洗手间洗漱出来要把地上掉的头发绕起来,用过的洗手台要清理干净,睡觉前头发要吹干……一句话:只管生活不管学习。她考上什么大学是她的责任,她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是( )的责任。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