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著名特级教师,国家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第一位名师。
我教书23年后的1985年,朱校长终于给了我一次教一年级的机会。
因为她想搞一个“作文早起步”的实验,斟酌来斟酌去,觉得我在作文教学上有两下子,于是决定由我教这个班。若不是我在作文教学有两下子,这一生恐怕是不会教一年级的了。
谁知第一节课便出了纰漏。
开始,我按惯例先来了个自我介绍,接着提出了几点要求:“小朋友,上课的时候要坐好,发言要举手,谁要有事、有问题请报告。”
可是小朋友有事偏偏不报告。他们只安稳了几分钟,便各自忙活起来,有摆弄东西的,有小声讲话的,有互相碰撞的。但我毕竟有维持课堂纪律的经验了,时而提醒,时而鼓励,时而严肃,课上得挺顺利。
上到大约30分钟的时候,终于有一个小男孩举手“报告”了,我很高兴,说:“请站起来讲。”小男孩说:“老师,她尿裤子了。”“报告”的同时,用手指了指他的同位。我收敛了笑容,赶紧走过去。一看,果不其然——裤子湿湿的。
直到现在,我也找不出恰当的词语来形容当时的心情。我找到了尿裤子的小朋友的家长,表示歉意。家长问孩子:“老师说了,上课有事请报告,你要解手,怎么不报告呀?”孩子忽闪着大眼睛问:“怎么‘报告’?”
一位教一年级的同事说:“‘有事报告’这句话一年级的小朋友理解起来太困难。应该说:‘谁要上厕所解小便,解大便,谁要是东西掉到地上去了,谁要是听不懂老师讲的话,谁要是问老师什么事,请把手举起来,告诉老师。’对一年级的小朋友讲话越( )越好。”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