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编自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差生”的思维觉醒》:
在入学后的最初几个星期里,巴甫里克就感到,他和别的孩子有些不同:一年级的同学们能够很容易地把单个的字母拼成音节并且朗读出来,而他不知为什么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把这个字母跟另一个字母分辨开来;同学们只要把一首关于美丽的冬天的短诗用心地听两三遍就能记住,可是他无论如何也记不住。女教师专门为他一个人把那首短诗一连读了好多遍,他也用心地记忆,竭力回想那些词句,但是……还是徒劳无功。
女教师在介绍自己班级的情况时,给巴甫里克做的鉴定是:思维迟钝的儿童。女教师不仅在学校里给巴甫里克尽量补课,也给巴甫里克的母亲提出同样的忠告——这位女教师认为:学生在课本面前坐得越久,他就会变得越聪明。
巴甫里克面对教科书而苦思苦想的做法继续下去。他几乎没有时间去参加课外活动。只要他跟同学们一起玩耍那么个把小时,女教师就认为他偷懒,不肯用功。
在五年级开始学习后的最初几个星期,巴甫里克的生活里也出现了一点新的东西:在许多课堂上,已经不像在小学时那样只要求听讲和记忆,而且还要求动手做一些事情。这种课给巴甫里克带来了欢乐。使他最感兴趣的是植物课。那位植物学教师善于安排课堂教学,而且让学生去自己获取知识。他要每一个学生都缝一个布口袋,做几个纸袋,以便装各种各样的“生物材料”,准备上课时使用。学生们从布袋里掏出的东西,有各种枝、叶、根、茎、花和种子。所有这些,都让学生用放大镜仔细观看,加以比较,并且画下来。孩子非常乐于这样的探究,学习成为孩子快乐着的一件事儿了。直到这时,全体教师才第一次听说,原来巴甫里克是一个非常聪明好学的学生,而他的智慧——用自然学科教师的话来说,是“表现在手指尖上”。一位教师在校务委员会的会议上说:“这个五年级生会做的事,是有经验的园艺工也很( )能做成功的。”
巴甫里克带着那么强烈的求知欲听着教师们讲课,使一些教师感到有些意外。当他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时候,他已经不是在竭力回想教科书里的什么地方是怎么说的,而是在出声地思考着,从他所看到和观察过的东西里引出结论来。巴甫里克对所学的教材理解得越深刻,他头脑里产生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就越多。
巴甫里克在学习上也一年比一年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个青年的知识是牢固的、透彻理解的。他有一种突出的特点,就是想把学到的知识在以后的学习里加以运用,并且使它们在脑力劳动中占有一个确定的地位。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