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0月,8岁的周爽月随母亲去了英国,在父亲就读的学校附近上了一家公立小学。
周爽月在国内上的是小学二年级,到英国上三年级,比国内多出了历史和地理两门课。母亲李萍丽说起英国的历史课,竟用了“感动”这个词。
放假时,李萍丽一家三口到英国南部因浴池而闻名的珀斯去游玩。到了珀斯,平时言语不多的爽月忽然打开了话匣子,将历史课所学的知识全用上,给父母介绍了为什么这个浴池是罗马人修的,当时人们是怎样洗浴的。“那一刻我真的非常感动,爽月虽不能背出确切的历史年代,但他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况,英国的历史课教育真让我心服口服。”李萍丽说。
今年30岁的英国人杰奎琳女士在英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处工作。谈起自己的小学时代,她感触最深的也是历史课。
杰奎琳说她记得在讲1066年的历史时,老师组织了一次活动——回到1066年。当天放学后,孩子们穿着家长准备好的粗布衣服,用简陋的工具在学校里生火做饭,用泥土和草搭屋子的模型,没有电灯,没有电话,孩子们当晚( )有回家,第二天早上也不涮牙和洗脸。杰基说她一辈子都会“记得”1066年英国人是怎样生活的,因为她“经历”了。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