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洛特是苏州一所私立学校的外教,在中国呆了八年。他从德国过来,原本是抱着对中国神奇文化的向往和对中国人的质朴过来的,遗憾的是,年前他还是回国了。
他说,他真的不愿意离开,他不想接受这种失败,带着挫败感回国是一件影响一生的事情,但他不得不回去,在他看来,他这一辈子也无法在中国看到真正的教育,他为中国的未来深深担忧。
他说,看到孩子每天5点多到校,晚上6点多离校,家长每天都很疲惫,老师更是疲惫,这种连大人都吃不消的教学模式竟然没谁改变,看到孩子们每天无精打采,每天在应付着,他心里很痛。
德国的孩子都是快乐的,每天9:30-下午3:30,没有所谓的家庭作业,可这并没有丝毫影响他们的创造,他们长大后做的不比中国毕业生逊色,很多方面甚至很出色。
他多次跟校长提议,少上课,多让孩子娱乐,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开发心智。校长很无奈,大家都在比分数,比成绩,一旦名落孙山,学校就要倒闭。那时候老师们不仅失业,学生们还要到很远的地方就读,还是继续延续这种披星戴月的学习生活。
他说,他把同样的一份英文试卷给学生做,考试时平均80多分,考试结束一周后,平均也只有70分。可见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目标都是很短暂的,他们就像跨栏竞赛者,在咬牙越过眼前的跨栏,最优秀的也只不过是越过最后一道后然后身心疲惫到瘫痪,如果你再让他重新翻越,恐怕连一个都跨不过去。事实上,真正的教育,是受教育者完成学业,走向工作后,才开始( )的跨栏。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