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耀辉当时的想法就是:人生的时间和机会成本有限,要成功进行职业策划,就必须把握最核心的事物,为以后的发展做最有效能、最有价值的职业积累。
洗盘子的收入再高,可就算洗了1万个盘子,也无法写进简历,为以后的事业发展做铺垫。因此,等王耀辉在国外读完书时,个人履历已经非常丰富:在中国对外经贸部工作过,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实习过,在加拿大城市联合会做过翻译,在几家跨国公司短期实习过,其间还去日本给大公司做过培训讲师……
的确,因为这些有价值而不重复的工作经历,王耀辉毕业时拿到了7个很不错的工作机会,并顺利地进入了全世界最大工程管理国际咨询公司之一SNC。有了这个高起点之后,王耀辉很快就建立了自己的个人品牌,成为加拿大驻香港领事团的首席商务经济参赞,接着到另一家大型跨国公司做副总裁,成为海外最早一批担任跨国公司高管的大陆留学生,后来还做过GE、西门子、三菱、阿尔斯通等大公司的高级顾问。
后来在创作《当代中国海归》时,王耀辉曾归纳300个海归成功创业的案例,发现他们的创业成功有许多共性,其中有一条就是:他们创业前平均都有5年左右的工作经验,并且他们的职业积累与后来创业的方向有惊人的一致性。
所以,优秀的职业策划都善于在正确的方向上,把握最核心关键的要素,并且进行步步台阶、互为基础、而非重复性的职业积累。这样,好工作才能主动找上你。
(本文改编自王耀辉的《第一份工作就要有含金量》)
关键词:积累
家庭山:职业积累比打工赚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