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好玩的,我也来试试。”最初,作为心理医生的王晓丽只是好奇10岁的儿子不知从何时开始,天天口中挂的都是《王者荣耀》。
“打野!”“补刀!”“小心偷袭!”听着这些似懂非懂的游戏术语,她几乎懵(měng)了,开局不久就被秒杀,没想到却换来儿子的“白眼”。这激起了王晓丽的挑战欲,她收起母亲的架子,“拜托”儿子再教教她。
王晓丽说,自己的儿子今年小学四年级,和同龄人一样,孩子身边的很多同学都玩《王者荣耀》,所以孩子经常就嚷嚷着要玩游戏,对家长来说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为此,她特意给孩子设立了一套玩游戏的管理办法——用孩子的表现积分来兑换游戏时间。
儿子年纪小,没有买手机,父母规定儿子每周五可以玩1小时,周六可以玩3小时,平时上课时间绝不能玩。“这些属于每周基准的游戏时间。”这些时间要根据儿子的表现的变化而定,比如周五完成不了作业,那周六玩游戏的时间相应就会减少。
王晓丽说,要培养儿子尊重规则,更要让他学会自己选择。“比如这次期末考,我说如果有3科95分以上,暑假每天的游戏时间就由你自己安排。”她说,让儿子自己安排,也是让儿子自己做出抉(jué)择,如果他能做好自己( )做的事(学业),就能选择自己( )做的事(游戏)。结果,这次的期末考试小孩只有2科达到95分,“所以他就没有选择权了,由我来规定他每天玩游戏的时间,这样说清楚孩子还是接受的。”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