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江苏省特级教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五重”教学法(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创始人。
“你枉为特级教师,你和孩子们谈话有时太欠考虑。你发现没有,咱儿子不唱歌?”一天,妻子认真地对我说,“本来我也没注意,和儿子闲谈时才了解到。他上一年级的一天,正兴致勃勃地唱刚学过的一首歌,你在一旁说‘跑调了,你怎么五音不全’,从此,他再也不唱了。”
女儿曾经对我说过这样一件事:上小学时,她向我请教一道计算体积的题。为了帮助理解,我作了一幅图,但她看不懂。我批评说:“怎么空间想象能力这么差!”一直到现在,她总觉得空间想象能力不行。
无意的一句话,竟为孩子造成了这么巨大的心理障碍!使他们在学习某一学科或掌握某一技能时,形成了一堵本不应有的、不可逾越的墙。这使我感到不安,在这以前,我对众多的学生说过多少这种无意的话?
朱飞这学生与他的名字一样,带有“飞”的特点。数学老师几次向我反映:每次考试,应用题很少全对,读题时目光像飞一样,读不进去,理解能力差。期中考试后,她验证似的把朱飞的试卷朝我桌上一放:“看看,六道应用题错了三道,不是理解能力差是什么?“理解能力差?可千万别这么对他说。”我说。
下午自习课,我把朱飞请到办公室,交给他一张试卷,请他把其中的三道应用题(即他做错的三题)做一下。要求他每题至少读五遍,第一遍慢读,并要用笔尖指着读,做到“字字入目”,边读边想。读懂了上一句,再读下一句。如果读五遍仍读不懂,再读第六遍、第七遍。
卷子交上来了,两对一错。我把期中数学试卷递给他:“看看,为什么考试时没做对!”“我最怕应用题,老师说我理解力有问题。”他喃喃地说。“应用题怕动脑子的人。你不是理解力有问题,而是没用心读,没用心思考。做错的一题,你也( )想出来。回家去想,给你三天时间。”
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