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培东,浙江省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永嘉十一中校长。
我已经说不清那天有没有太阳,可那双眼睛,我记得清楚。
我看清楚她了,慌乱中脸色有点白,头发散着,那双眼睛死死守着一种倔强的光芒。我再微笑着看她,她终于是又低下了头,低下去的眼睛渐渐多出点迷茫。
“来,你来说说《植树的牧羊人》最后一次‘我’和老人的见面,阅读后你圈点勾画出什么句子。”我把她叫了起来,想听听她的声音。这个问题不难,但她站在那里,一言不发。那几秒钟,我觉得很长,我还是微笑着。她,不说话。“我看看你的课本,你画出哪个句子了?”她的课本无辜地摊在桌上,上面没有一个字,没有一条画线。“你为什么都不画呢?你可以像同学们一样画出你觉得重要的语句的。”我疑心是她的态度问题,正想说两句。她的眼睛低下去,盯着桌子,又抬起来,看着我,她还是不说话。“好,先坐下,听听其他同学是怎么回答的,你也学着圈圈画画。”她坐了下去,没有同学和她私语,她也没去看其他同学。
又过了几分钟。课堂进入到新的环节——第二次来高原时,高原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孩子们的回答可多了。“来,这位女同学,你也来读读这个句子。‘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你读读。”我又一次叫起了她,她站起来的时候多少有些不乐意,默默地站着,不说话,一秒,两秒,三秒……报告厅里一片安静,所有的老师都屏住呼吸,他们的目光,有的是投向她的,有的则是落在我的肩上。时间一点一点流失,其他同学开始窃窃有声。我微笑着:“那,老师和你一起读好吗?来,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她没跟上,我的声音很寂寞。我有些尴尬,但看到她的眼神,那种逃避所有的眼神让我感觉到一种深深的孤独,我觉得,我还得要和她再读一遍。她,应该是一个自闭的女孩。
“来,和老师一起读读,老师读前半句,你读后面那个词就可以,我们读出高原的变化。”我轻轻地说,报告厅里每个人却都能听到。“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我说了两次,多加了词语,她终于挤出了一丝声音“溪水”,轻得就像缓缓匍匐流过鹅卵石的溪水。可我听到了,听到了!所有人都听到了!“读得真像轻柔的溪水,你看,你读出了溪水的姿态。”其实,为表示惊讶,为突出高原的变化,这里的“溪水”读起来应该上扬,夸张些,声音里有一种满满的惊喜。可这时,我已经很开心了,所有的人都为我松了口气。
……
“最后一次发言机会,来,留给你了!”第四次叫起她了。她依旧双唇紧闭,冰冷而又陌生。我不死心,向前靠近了一点,她的眼睛无法再躲开了。“你觉得老人还有什么品质呢?”她不说。“这节课,老师是第四次叫你回答问题,你觉得老师对你——(此处是引导了——家庭山注)”我迎上去,不让她有逃避的空间。“耐心。”“耐心!”( )说得很轻,( )说得很响!“那你看,老人在高原上种树是不是也足够耐心?”她点了点头,眼睛转了转。
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