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岳阳“天才少年”,16岁成为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17岁考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读博士,19岁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教授的博士研究生助手。
陈勇上小学时,家中的书报杂志很多,不管是天文地理,还是历史医药,只要拿到手,陈勇就读得津津有味。
妈妈见他经常读课外书,参加课外活动,担心会影响学习。爸爸却说:“成绩不是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综合素质才是一个人能力的真正体现。”
不但如此,陈勇还办起了岳阳市第一张小学生报《蒲公英小报》。为了办报,陈勇跑到市里各个小学和城区采访调查,然后组织同学编辑排版。
办报的经历锻炼了陈勇的写作能力,提高了他的综合素质。在小学期间,陈勇获得各类竞赛奖十多次,被授予湖南省“文明小棋手”称号。在初中阶段,陈勇年年辈评为“特优学生”,担任过岳阳市首届少代会的万人检阅总指挥,被《中国少年报》评为中国好少年,荣获湖南省“最佳少先队员”,获得过“一九九O年度半月谈中学生奖学金”……也就是说,在父亲给予的宽松环境下,陈勇得到了全面发展。
正因如此,后来崔琦教授在面试陈勇时,惊喜地发现陈勇不但拥有丰富的数学知识,对( )也感兴趣,而且在很多问题上有独到的见解,很富有创造性。两个人不知不觉竟谈了一个多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