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典(1889-1958),北京大学教授,现代杰出的文史大师。
除了在校园内外留下一连串颇有点“水浒”气味的传奇故事,刘文典在讲课时也别出心裁,自成一格,成为学生甚至教授们都难得一见的“另类”。
每逢上课,先由校役(yì)提一大茶壶,外携(xié)一根两尺来长的竹质旱烟袋,端放讲堂的桌上。刘大师讲到得意处,一边喝茶吸烟,一边解说文章的精义。
据后来到了台湾的学生宋廷琛(chēn)回忆说:
刘叔雅师讲授“文选”一科,在初到云南的第一学期三个月内只能挑选十几篇较短的辞赋来讲解,上课时间是每星期六下午二时,连讲两个小时中间不休息。
印象最深者有《芜城赋》、《海赋》和《月赋》三篇。他老先生讲到兴会得意时,才不理会什么四点钟的下课铃,有时一高兴就讲到五点多钟才勉强结束。当他解说《海赋》时,不但形容大海惊涛骇浪、汹涌如山,而且叫我们特别注意到讲义上的文字,留神一看,果然满篇文字多半都是水旁的字,叔雅师说姑不论文章好坏,光是看这一篇许多水旁的字,就可令人感到波涛澎湃瀚海无涯,宛如置身海上一般。
有一天他老先生才上了半小时的课,讲完了上一课未完的一篇文章,他突然宣布道:今天提早下课,改在下星期三(农历五月十五日正值月满之期)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届时在校园内摆下一圈座位,听他老人家坐在中间讲解《月赋》,那是距离人类登陆月球四十多年前的事情,大家想象中的月宫是何等的美丽!所以老先生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讲解的精辟和如此别开生面而风趣的讲学,此情此景在笔者一生中还是第一次经历到。
许多教授闻讯纷纷前来瞧个稀奇。刘氏一看众人围将上来,且越围越多,甚是( ),乃像集市上说书艺人一样,神情激昂,时起时坐,引经据典,侃(kǎn)侃而谈。那瘦削(xuē)的身子前仰后合,长衫下角左右摆动,颇有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直把众人引得如痴(chī)如醉,大呼“过瘾过瘾”!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