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乾(1910-1999),原名肖秉乾、萧炳乾,中国现代记者、文学家、翻译家。
说起教育,萧乾说自己的起点很难再低了。不但谈不上什么家学,小时除了木台上供的几本蒙文家谱,就是一本翻得稀烂的皇历。
萧乾所读的私塾(shú),是一间又黑又潮湿的大屋子,是尼姑庵的一间堆房。教学法是干背,到时背不上就打。老师仰坐在一把快散架的太师椅上,成天“吧哒”他那根兼做刑具的老长老长的烟袋锅儿。不讲解,不训导,十几个孩子从早到晚扯了喉咙喊“子曰”。只要喊声不断,师生就相安无事。声音一断,或者小了下来,他就找岔(chà)儿打板子。弄得孩子们个个像笼中叫喳喳的小鸟,渴望飞出去。
老师还有个职务——或权柄:他掌管一块木牌,为了限制学生出恭(gōng 上厕所),每次凭牌只放一名。于是,十几个孩子就不约而同地跑起接力:一个孩子刚回来,另一个准立刻接上去。木牌一被萧乾接到手里,便立刻飞奔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