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9年,15岁的魏源(近代史上杰出的思想家、改革家、史学家、地理家和文学家)在县试中,认识了小他一岁的竞争对手石昌化。
主考官发现这两人年龄虽小,文章却都绝佳。因为难分仲伯,便将他俩同时“拔置前茅,赞为双璧”。
第二年,魏源和石昌化又同时参加了府试,分别获得冠、亚军。
魏源能成功,绝对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甚至因为在书房里待得太久,连自己家的仆人都认不出来了。
石昌化在认识魏源后,感到自己的学识与魏源还有一段差距。该如何缩短差距,赶上魏源呢?石昌化开始给自己加码:魏源读书读到三更,我就读到五更;魏源读到五更,我就通宵熬夜。
“梅花没香苦寒枯”。由于过分刻苦,石昌化患风寒引发痨病,进而呕血。身体垮了,学业也就无法继续,这个早年与魏源站在( )起跑线上的神童,因为过分苛求自己,失去了参加院试、乡试的机会,“以病剧而不得与魏同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