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平是河南省安阳市一名普通公务员,丈夫也是机关干部,家庭和睦,唯独儿子李威上高中后,变得调皮捣蛋,讲吃喝,好穿着,花钱大手大脚,成绩一天天下降,让夫妇俩操碎了心。
为了督促李威学习,提高学习成绩,胡秀平夫妇想了很多办法:家里的电视不许开,避免影响李威学习;买了复读机,让他有空听英语;请了两个家教,一个负责文科,一个负责理科;在商场买了许多营养品,为了补脑。为了多写时间照顾李威,胡秀平还放弃前途,到一个清闲的科室上班。可尽管如此,李威调皮贪玩依旧,学习成绩让然差生一个。
2008年春开学的一个星期天,胡秀平带着李威上街买衣服。路上,一个男孩子和李威打招呼。那孩子穿着破旧的单薄衣衫,背着一个小布袋子。经询问,这个男孩子叫王磊,是林州山区的,袋子里是大米,每个月就靠一袋子米生活,经常吃馒头喝白开水,学费还欠着学校。胡秀平听了顿生同情之心,问他学习好不好。“可好了!他学习非常用功,每次考试都前三名。”李威说。
回到家,胡秀平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第二天,胡秀平到商场给王磊买了一双球鞋、一套保暖内衣和一件夹层的厚外套,并叫李威下午放学时把王磊请到家里吃饭。就这样,李威和王磊迅速成了好朋友,课余时间经常在一起。
懂事的王磊知恩图报主动辅导李威做作业。胡秀平自此隔三差五就叫李威给王磊带些吃的,或者把王磊叫到家里吃饭,有事还塞给王磊一些零花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王磊也把李威当成了自己的兄弟一样,并要求和李威同桌。后来,胡秀平夫妇干脆把王磊接到自己家,和李威同吃同住同学习。从此,李威和王磊朝夕相处,形影不离。王磊不仅安排好自己每天的学习,还给李威列了一个学习计划,督促他严格按照计划作息。
有了王磊这个良师益友,一年后,李威的学习成绩迅速上升为班里的前十名,( )知道关心人,懂事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