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学子张肇(zhào)牧还在上初中的时候,他父亲从北京带回来一枚北京大学纪念牌送给他,并激励他说:“你以后最好能上这所名牌大学。”
妈妈也鼓励说:“没问题,你又聪明又勤奋,将来大有希望。”
从此,张肇牧内心便立下一定要考上北大的目标,并在北大纪念牌的背面写上了“座右铭——坚信自己能够成功”。
又一次,爸爸上北京故意带上张肇牧,使他亲眼看见了自己立志要来的学校——北京大学。这次对张肇牧的触动更大,他要考上北大的志向更加坚定了。
由于在潜意识里崇拜着北大,向往着北大,张肇牧几年如一日,朝自己的目标奋斗着,成绩在全校一直独占鳌头。
然而,在高考前最后一次预考中,张肇牧的成绩却不是很理想:他考了全班第一名,全校第四名,也是全市第四名。当时,第二名、第三名的同学已经确定要保送清华了。学校第一名本想报考北大,但又怕冒险,又改报了。报不报北大,张肇牧的内心斗争非常激烈。
深思熟虑之后,张肇牧坚定下来:“人生能有几回搏?北大那是全国乃至世界都有名的学府,那是我的梦想啊。如果连报考都没有胆量,我会遗憾终生的。我相信自己的实力,我( )有自知之明。考上了,皆大欢喜;考不上,也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