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陈辉是苏北人,爸爸下岗后摆了个地摊;妈妈虽然上班,但工资一个月才几百元,还经常拖欠。
2001年升初中的时候,学习不好的康陈辉对父母说,自己不想上重点中学,只想将来开车。父亲听了说开车没出息,而后借了亲戚5万元缴了赞助费,把康陈辉送进一所重点中学。
开学那天,妈妈高兴地说:“儿子,好好学习,将来考北大、清华,出国留学,妈妈就是吃糠咽菜也供你。”爸爸说:“小子,别给我丢脸!”“为了爸爸妈妈,我只能拼了!”康陈辉在日记里写道。
可是,尽管康陈辉很努力,但因为基础不好,在班级里常常得倒数第一名,被老师和同学看不起,自己也没脸见人。
升入初二时,康陈辉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成绩不再是倒数了,但身体却因为疲劳过度,渐渐垮了下来,而且经常失眠,有一次竟然昏倒在课堂上。
同样因为休息不好、心理压力过重,康陈辉升入初三后,又成了班上倒数第一名。无奈之下,康陈辉回家后对父母说:“爸爸,我不想上学了,我真的不行!每次都考不好,我肯定考不上大学。要不,我就转到一所( )中学吧。”爸爸听了一言不发。妈妈则哭着说:“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你了,你可要挺住呀!”看着痛哭的妈妈,康陈辉只能回到书桌前,继续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