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2006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天津市的苏明强是一个下岗职工,为了维持生计拉三轮车赚点生活费。
除了鼓励儿子苏宁在街上挑错别字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外,苏明强还找来旧报纸、杂志让苏宁纠错,包括错别字和语法错误等。
但因为苏宁纠正错别字过于偏执,而忽略了其他科目的学习,导致数学成绩一落千丈,也对数学失去了兴趣。怎样才能让苏宁像喜爱语文那样喜爱数学呢?苏明强绞尽脑汁而不得其解。
一次,苏明强接到一个包活,踩一天的三轮车,赚得46元。当时,雇主给了他100元,他应找54元,但却迷迷糊糊找给了人家66元。回家后,苏明强后悔不迭(dié)。苏宁见了,说:“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算,还总说我的数学成绩臭!让我来教教你吧。”苏明强听了暗自高兴:哎,这不又让儿子走上“纠错”的道了吗?
于是,苏宁给苏明强上了一堂课,教他简单的加减法。讲完后,苏明强又借机让儿子给自己上数学课,并出了几道题目练习。苏宁兴致勃勃地给爸爸上了课,出了几道简单的加减题目。
为了继续用“纠错”来激发儿子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成绩,苏明强故意把其中几道题做错。苏宁回家后一检查,果然发现了错误,便很有成就感地把错题改了过来。苏明强暗自高兴。这样坚持了一个月,苏宁学数学的兴趣提高了。
后来,为了减轻儿子的学习负担,苏明强自己从参考书上找一些基础性的不太难的题目做,并故意做错让苏宁纠错。就这样,在苏宁上五年级一年当中,苏明强通过让他纠错,不仅牢牢掌握了当年的数学知识,还把以前的基础知识夯实了一遍。
更为可喜的是,苏明强举一反三把其他科目的基础也帮儿子打牢了。在纠错中找到自信和学习兴趣的苏宁,就像掌握了学习的金钥匙,成绩突飞猛进。
2000年,苏宁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市重点中学57中。这时,苏明强的文化程度低,已经力不从心了,便建议苏宁和同学互相出题纠错,然后一同探讨。养成纠错习惯的苏宁,就是在看辅导书籍中也习惯性地找错。一次,他在一本辅导书中竟然发现了二十几处错误,于是写信给出版社的编辑。编辑回信表示感谢,并希望“苏 ”今后多多指教。这更让苏宁信心和兴趣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