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15岁的盛一苒(rǎn)顺利被保送清华之后,许多家长都很羡慕,纷纷向母亲张秀荷请教家教秘诀,想知道盛一苒走了怎样的捷径。
“我最近经过反思感觉,如果苒苒晚上两年学可能效果会更好。”张秀荷说,“大家不能一味追求速度,让孩子尽量早地上大学,这未必是个好事。”张秀荷说。
盛一苒的父亲盛守军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说,他们现在非常担心的一点就是孩子上大学之后对环境的承受能力。“尽管他这些年来还没有表现出什么不适应的地方,但我们还是觉得他毕竟比自己的那些同学年龄小,精神和心理上可能挺得住,可身体和生理上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盛守军不无担忧地说。
“教育孩子成功不一定非得15岁甚至更小的年龄考上清华,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愉快学习、健康成长、品学兼优,将来能对社会做贡献。另外,家长们不要盲从,( )每天去观察孩子,长时间同孩子在一起。看到自己孩子的瞬间,脑海中浮现出来的教育方法,比世上任何一种教育理论都更加适合于自己的孩子。”盛守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