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智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教材的故事之学习兴趣儿童视角—民国语文课本为何受欢迎

点击:549


蔡亮在上海市江湾中心小学读二年级。

开学的第一天,妈妈从书店给她买回来一本1917年版《商务国语教科书》教材,上面有一篇《请问尊姓》的课文:

永儿的爸爸对永儿说:“如果有客人来,先要问他尊姓。”明天(第二天的意思),对门的徐先生来看永儿的爸爸,永儿说:“徐先生,请问尊姓?”

看完这篇课文,蔡亮盯着右下方一脸懵懂měng dǒng的永儿肖像咯咯直笑。蔡亮一把这本老教材拿到手里,便爱不释手——书页在她手中轻快地翻动,而学校发的《语文》课本反被抛在了一边。

非但如此。1932年版《开明国语课本》重印本上市后,不几天便卖断市了,连出版社都没货。同期重印的其他民国时期的老教材也在网上收获好评一片。

据悉,1912年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教育部,即公布了新的教育方针“注重道德教育……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新式的国文课本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在此后的五年里,仅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两家,就出版了整整12套。自1917年问世后的十年里,总发行量达到七千多万册。而如叶圣陶、丰子恺、朱自清、吕叔湘、夏丏miǎn尊等文人名士,更是热心于小学课本的编撰,负起“这担责任的事”。比如,这套1917年版《商务国语教科书》是民国初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馆长张元济亲自担任校订jiào dìng。至于1932年版《开明国语课本》则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主文,著名画家、教育家丰子恺插画。

“给孩子们编写语文课本,当然要着眼于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而教材必须符合语文训练的规律和程序。但是这还不够。小学生是儿童,他们的语文课本必是 文学,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阅读,从而发展他们多方面的智慧。当时我编这一部国语课本,就是这样想的。”叶圣陶说。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