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淑景,三门峡市卢氏县科协副主席,网络签约作家。
连续3年高考失利,我回到村里参加生产劳动。
年年差一点,年年考不上。我的心理承受能力达到极限,再考下去会疯掉的。
120斤的玉米担子,我从地这头挑到地那头,七八十斤的麦布袋,我扛上“噔噔噔”一口气从麦场扛到家里。什么粗活累活我都干,在村里赢得了一个“真能干”的好名声。
他们不知道我心里憋(biē)着一股气,我拚命干,是为了不干。我拚命干,是为了争取时间读书学习。
我们住的大窑洞旁有一眼圈狗用的小窑。大黄狗死后,我用报纸把栅(zhà )栏门糊了,又用墨水瓶做了一盏煤油灯,每天下地回来,就坐在勉强能容下一人的狗窑(yáo)里读书。
寒来暑往,村里同龄的女孩都出嫁了,有的还做了母亲。而我像却深秋柿子树上的那颗柿子,孤零零挂在枝头。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跳出农门,将来的孩子一定不能再当农民。
然而出路在哪里?招工招干轮不到,接班顶替没有份,就连当一个民办教师也没有机会。我不知道努力读书有什么用,但我能做的只有努力读书,不使自己一天天粗鄙(bǐ)下去。
几次找出路,又几次被打回原形,忍受着乡亲的讥笑和父母的失望,25岁那年,我终于考上了一所成人师范。后来当上了县城公务员,写了几本书,也把儿子送进了( )。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