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注册心理咨询师。
毕淑(shū)敏小时候作文写得好,老师经常把她的作文当作范文来读。
一天,老师又拿她写的一篇作文在班里读给同学们听,一边读一边评,赞不绝口,让同学们向毕淑敏学习。
然而,毕淑敏并没有因为被老师赞赏而高兴,相反,读作文让她感到了苦涩(sè)。
原来,每当读了毕淑敏的作文后,平时抢着和她玩的同学都好像结成统一战线,对她弃之不顾。这让又想写好作文、又要和大家处好关系的毕淑敏左右为难:不让老师读自己的作文吧,对同学们提高作文没帮助;读自己的作文吧,又让同学们“嫉妒(jí dù)”。
后来,毕淑敏想了一个办法,老师听了一觉得可以试试。
又一次作文课的时候,老师拿出毕淑敏的一篇作文给大家读。不过,这次老师不但没有表扬这篇作文写得好,就连作文是谁写的也没有提。
由于这一次读的作文没有说是毕淑敏的,也没有表扬,同学们充满了好奇,针对作文发言比平日( )得多,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可谓百家争鸣。
下课以后,毕淑敏也不被孤立了,得以快活地和大伙儿跳皮筋。
当别人问毕淑敏谁写的时,她一概只笑不回答,问得急了,就说:“我猜是你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