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1941-2017),江苏省特级教师,教育部建国以来为个人举办教学研讨会第一人,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
我的老师和我的语文教学经验告诉我,写字的意义太大了,小学生要写好字。
练字,是我备课的一项重要内容。老师写在黑板上以及在各种作业上写的字,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别的不敢说,在写字上,我是个很较真的人。不琢磨(zuó mo)透每个字的间架结构,看准每笔的起笔、落笔,不把每个字练好,我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每课要求学生写的字,我必先照着字帖(tiè)练;要板书的词语,我也要练,力求让板书的字,成为学生的“字帖”。
比如,最常见的字——凤。别说学生,就是老师能把这个字写规范的也为数不多。多数人把里边的“又”字写小了。其实不是这样的。请看楷书“凤”字。“又”要写狭长些,把里面的空隙基本上填满。
有一位徒弟指导小朋友写“左”、“右”二字。我一看他在黑板写的这两个字,我便料定他备课时没有照着字帖练。请他在电脑上找出“左、右”两个楷体字,并放大。当大屏幕上出现了两个大大的“左右”后,我请徒弟和小朋友一起观察,看看“左”、“右”两个字的第一笔——横,有什么区别,第二笔——撇(piē),有什么不一样。徒弟和小学生一看都明白了:“左”的一横短,“右”的一横长;“左”的撇,起笔高一些,“右”的撇则稍低一些。
还有位徒弟要执教《掌声》。我问他:“这节课要求写的几个字你练了吗?”他说:“练了。”我请他把“班”字写给我看。等他写完,我说:“不规范。你看当中的竖撇,书法家是怎么写的。”于是,我请他打开书看一看。“班”中间的竖撤,起笔高,收笔低。也就是说,这个竖撇要写长。我郑重地对徒弟们说:“写楷书,来不得半点马虎和随意,字帖上怎么写,就怎么写,一切在细节里。为什么郭沫若说,练写字‘可以使人( )’?道理就在这里。”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