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盾,国际著名作曲家、指挥家,2001年因给《卧虎藏龙》配乐而赢得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金像奖。
谭盾小时候,因为父母工作忙,谭盾上的全托幼儿园,这使他很早就学会了独立生活。
上小学时,爸爸被下放到农村,妈妈也经常下乡参加医疗队,谭盾便成了家里唯一的“大人”。当时还不到10岁的谭盾不但要自己管理自己,还要看管年幼的妹妹,给她洗澡、做饭、洗衣服。妈妈每次出去,都会放心地把钱和粮票交给谭盾,让他当家,自己安排他和妹妹的生活。
那时候,谭盾家居住的宿舍区没有自来水,谭盾每天都要到井旁打水洗菜,回到家里还要煮饭、炒菜、打扫卫生、照顾妹妹。邻居看见了,都埋怨他妈妈怎么忍心让一个孩子做这么多家务。谭盾妈妈听了,总是笑笑说:“家里实在忙不过来。不过,让小孩子锻炼锻炼吃点苦,将来才会有出息!”
这段艰苦的岁月,让谭盾不但学会基本的生存技能,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优秀的品行。谭盾的头发从小到大不是妈妈给剪的,就是他自己用电动剪剪的。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谭盾都很踏实、勤奋、守规矩,并且总是替别人分忧解难,人际关系非常好。
不但如此,谭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也得到培养。有一次,爸爸对他说:“你不说老抱怨妈妈做菜总是一个味道吗?其实你可以想办法帮妈妈改变一下。”谭盾觉得有道理,便决定打破常规。当时的长沙人吃豆豉(chǐ)一般都是把豆豉整粒放在菜里,那么把豆豉弄碎了是什么味道呢?谭盾让妈妈把都豉弄碎后下锅,味道果然不一样!
独立自理能力还让谭盾养成了遇事爱钻研的好习惯。8岁那年,爸爸从“五七”干校带回来一根竹笛。从来没有接触过乐器的谭盾非常好奇它怎么会发出美妙的声音,整天翻来覆去地观察研究。几天琢磨后,谭盾竟像模像样地吹起了《浏阳河》。妈妈乐了:“行啊,你还真有股钻劲儿!”这大大鼓舞了谭盾,他开始关注各种乐器。为此,父母咬牙给他买来一把小提琴。谭盾对音乐的热爱就此一发不可收。
谭盾成名后,一次一位美国朋友发现他衬衣口袋上有个心型图案,图案上写着“中华”两个字,觉得很时尚,便请谭盾帮他( )一件这个牌子的衬衣。“这哪里是名牌衣服,衣服是妈妈做的,图案是我自己剪的,字是从烟盒上剪下来的。”谭盾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