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智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于永正的故事之学习兴趣活动上进—为什么学得轻松成绩又好

点击:936


于永正(1941-2017),江苏省特级教师,教育部建国以来为个人举办教学研讨会第一人,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首位名师。


读小学时,痴chī)迷画画儿。

开始时,临摹古典小说上的绣像和年画儿上的人物。后来有了连环画(“小人书”),我几乎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里的人物画遍了。再后来,又喜欢画戏曲人物和花鸟虫鱼。每年春节临近,我便忙得不亦乐乎——写春联、画年画儿。整个小学阶段,画画儿是我心中的“主科”,其他都是“副科”。

我之所以没日没夜地画,是因为明天的风景”——长大想当画家的梦想支撑chēng着。说“长大当画家”,其实,那时也并不确切知道“画家”是怎么一回事,是回答大人问话时说的。严格地讲,那时的“明天的风景”就是兴趣

心中真正有了“明天的风景”,是读初中一年级的时候。受李晓旭老师的鼓励,想当作家;不是“长大当作家”,而是恨不得“立刻就当”。刘绍shàotáng15岁不就写了一篇中篇小说《运河的桨声》吗?我读初一正好15岁。从此,读书不止,写作不断。晚自习和节假日都用在读书、写作上。星期天,一个人在教室里读老舍的《离婚》《骆驼祥子》《月牙儿》等小说,以及《人民文学》等杂志,是我中学生活最美好的时光之一。

《茅盾文集》《巴金文集》《郭沫若文集》等大部头的书,则是在师范学校时看的。在中学和师范,“文学”是我心中的主科,其他则是副科,包括我曾痴迷过的美术。

“副科”我并未放弃,只是不下功夫去研究它们罢了。上课时,或期中、期末复习时,我还是很重视的。我对自己有个规定:不管什么学科,期中、期末考试,不得少于90—— “明天的风景”之一。

我是比较会学习的,能把一节课的内容,读成几句话,能把一本厚书读薄,即善于抓重点、要点。复习时,我先把各科的教科书通读一遍,边读边画重点、要点(有些重点平时就画了),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再读的时候,我便只读我画的重点句、段,“时”半而功倍。

我学得很轻松,成绩都很优秀。从中学到师范,我都是“三好生”。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