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智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师胜杰的故事之学习活动兴趣—混吃的小孩儿为什么说起了相声

点击:984


师胜杰1953-2018),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相声大师侯宝林关门弟子,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曲艺艺术贡献奖”得主2018年9月28日因病逝世,享年65岁。谨以此文悼念曲艺大师师胜杰老师。


1953年4月,师胜杰生于天津相声世家父亲师世元、母亲高秀琴都是来自农村、靠说相声谋生的相声名家。尤其是其父师世元,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京津一带颇有名气。

1959年,为了支援东北的艺术建设,师世元举家北上哈尔滨,出任哈尔滨民间艺术团相声队队长。刚刚落脚在哈尔滨时,师家居住在道外的北市场。当时的北市场乃是娱乐场所,说书的、唱戏的、唱大鼓的、演皮影的应有尽有

为什么对相声情有独钟?师胜杰笑了,当时,大家伙儿都饿得眼珠子发蓝,当然不会例外。父母每天到相声大会上表演,师胜杰也跟着去。园子里有好多卖零食的,好多观众都认识师世元夫妇,也认识了天天跟这儿泡的师胜杰,便这位一把瓜子、那位一把糖地塞给他,每天都能对付个半饱。

除了享口福,师胜杰还享了耳福。因为每天跟着父母,耳濡目染师胜杰不自觉地听会了好多的相声段子,幼小的心中埋下了艺术的种子——所谓“龙生龙,凤生凤”,天才不就是这样熏陶出来的吗?

同听相声一样,师胜杰登台表演纯属偶然,或者说就是顺其自然

师胜杰七岁那年,有一次,师世元夫妇表演完毕吃夜宵时,听到一旁的师胜杰自言自语在说相声《捉放曹》。师胜杰完全是小孩子自娱自乐。没想到,父母都停住了筷子,父亲的眼泪都下来了后来师胜杰明白了父亲的复杂心理他们是从旧社会过来的,那时候说相声的是下九流,备受歧qí)视压迫,他是不愿让儿子再干这一行啊。但仔细一听,儿子说的还真是像模像样,所以才留下辛酸却又欣慰的眼泪

第二天晚上,师世元在台上对观众说下面这段儿不收费(当时园子里是计时收费),我和一个票友说。这个票友不是别人,是我儿子。观众记得那个整天在这 的小孩,都哄堂大笑。师世元又说请大伙儿给听听,这孩子是不是材料,是不是干这行的坯子。于是师胜杰登台,与父亲合说了一段儿《捉放曹》。这下不得了,观众的鼓掌叫好声仿佛要把房盖儿掀上天去!当时演员不兴返场,但是不说观众不干,父子俩便又说了一段儿。

四十多年后说起这次刻苦铭(míng)心的初次登台,师胜杰说当时场面那么热烈,倒不是我的艺术水平有多高,只是他们觉得这个小孩儿好玩儿,师世元的儿子说得不错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