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智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范特霍夫的故事之学习活动兴趣批评安全—如何对待好奇好动惹是生非的孩子

点击:1013


雅可比·亨利克·范特霍夫(1852-1911),荷兰化学家,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01)的科学家。


上中学时,范特霍夫看到在实验室中做的各种变幻无穷的化学实验非常有趣,因此总想知道其中的奥秘。看别人做,太不过瘾了,自己动手那该多好呀。

范特霍夫从化学实验室外的窗前走过,他忍不住往里面看了一眼,那整整齐齐排列的实验器皿、一瓶瓶化学试剂多么诱人。他的双脚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要是能进去做个实验多好啊。”发现一扇窗户开着,他犹豫片刻便纵身跳上了窗台,钻到实验室里去了。

范特霍夫支起铁架台,把玻璃器皿架在上面,便开始寻找试剂。他全神贯注地看着那些药品所引起的反应,一切都在顺利地进行着,发自内心的喜悦使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我成功了,成功了!”他默默地说道。

实验室内的响动,引起了老师的注意,谁在实验室里呢?老师从窗口望去,好家伙,范特霍夫正在那儿专心致志地做实验呢。这太危险了!要知道这是校规所不允许的。老师没有惊动范特霍夫,怕他在惊慌中出危险,便绕到门口,把门打开。

听到开门声,范特霍夫才从“化学实验梦”中惊醒,他目瞪口呆地站在那里。“快把实验停下来!谁叫你来做实验的?”老师再也不能忍耐了,这是重大的事件。“快,赶快把一切用品都放到原来的地方。”老师一边命令范特霍夫,一边自己也动起手来。一切收拾停当,老师把范特霍夫叫到面前,语重心长地说:“你知道今天犯了什么错误吗?这件事要是报告给校长,那是要受处分的再说出了危险你的父母也要责备学校赶快回家,把你的父亲找来,我要对他说这件事。”这位老师念及范特霍夫平时是一个勤奋好学又尊重老师的学生,也就没有向校长报告

范特霍夫的父亲对儿子的行为很 赞成,虽然出发点是为了求得知识,但是效果却是很坏,违反了学校的规定是不能容忍的,所以他狠狠批评了儿子。但同时,父亲从这件事中得知儿子很喜欢化学,就从家里让出一间房子作为工作室,专门供儿子做化学实验。

家庭山点评:也就是说,父亲从儿子的惹是生非中,发现了他的闪光点,然后因势利导加以培植。由此可见,范特霍夫的父亲真是既明辨是非、又深谙教子之道。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