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根,江西峡江中学校长、化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江西省劳动模范”。在其培养下,女儿胡泊16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23岁到美国攻读数学博士并享受全额奖学金。
女儿胡泊读完小学二年级,认了不少字,胡金根觉得可以教她练字了。
(家庭山点评:有的家长误以为练字越早越好,从幼儿园就开始练字。这个观点其实是不科学的,因为幼儿的手指还没有发育好,是无法正确握笔的,而且他们对于笔画的观察也不仔细,如果老师书写又不规范,那么一旦练错就像长歪的小树一样很难纠正。所以,练字应该在上学以后开始,还要讲究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女孩的字应以清秀为好,胡金根就教女儿练习楷书。
(家庭山点评:其实不但女孩应该练习楷书,小孩子都应该练习楷书。究其原因在于,楷书平正而不呆板、齐整而不拘泥,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体,所谓“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正因如此,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上的字体才大都采用的是楷书,目的就是为了便于孩子练字。既如此,练字是不需要买字帖的——课本上的字就是字帖。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练字需要注意两点:一是重观察,要让孩子仔细看,揣摩字的间架结构、笔画走势。二是重临摹,要学会依葫芦画瓢,而不是单纯描红,因为单纯描红就像拄着拐棍学走路,依赖性太强,是永远学不会写字的;也不是不依葫芦而一味自写自字,那样的话,即使每天写上千百遍,也收效甚微。家庭山在朋友圈看有很多孩子练字就犯了这类毛病,有的甚至握笔姿势都不对。所以,这两点家长一定要注意。而要做好观察和临摹,就必须要确保字号适中。由于课本上的字号较小,笔画特点不宜感知,家长可以打印课本上的字给孩子,把字号设置大些;但鉴于孩子手小、眼界不宽,字号也不要太大,避免过犹不及,不利于孩子观察模仿。那么多大字号为宜呢?家庭山建议以初号为宜——“初”乃万物之始,需顺天承运,所谓“初写黄庭,恰到好处”是也。)
为了让女儿练字,胡金根先练字。为了把字练好,胡金根的练字本现在装订起来就像一本厚小说。
(家庭山点评:家长和孩子一起练字,家长就是老师,也是同学——家长写得好了就是老师,便于对孩子进行指导;家长若是写得不好,则和孩子做同学,还可以拜孩子为师,激发孩子练字的积极性和学习的自信心。家长如果懒得或忙得顾不上和孩子一起练字,那么就相当于不教孩子学走路,是不负责任的。当然,有的家长把孩子推给辅导班的老师也未尝不可,不过如遇到不懂教法的老师,那么孩子的兴趣和效果肯定要大打折扣。)
胡金根开始给女儿定的练字量是每天临摹一个字,写十遍,量不大。因为他发现如果( )这个量,女儿的兴趣就会大减。
(家庭山点评:小孩子练字不能急于求成,任务量大则孩子压力大。这样不但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孩子养成认真仔细的态度——写得多了,孩子会认真写吗?这个跟老师布置家庭作业不宜过多一个道理。只可惜,大部分家长和老师认识不到这一点,结果出力不讨好、事倍功半。)
为了增加兴趣,胡金根和女儿一起评价写出来的字:这一撇有力;那一竖不直,看起来像腿直打战;这一点写得不是地方,落在这儿好像找不到家了……很多时候,他们连自己都搞不清楚是在写字还是在游戏。
(家庭山点评:一个成功的家长必然是一个用心的家长,一个寓教于乐让孩子感到学习快乐的家长。就像上面一段话中,写字的兴趣就是胡老师“说”出来的——把字当成人,多有趣啊!孩子一定会把爸爸的指教铭记心上。再比如识字也是这个道理。据说著名作家毕淑敏小时候,她的老师教“心”这个字的写法,打了个比方说:用锅(心字的第二笔卧勾)炒豆子,炒了三颗(即三个点),二颗蹦到了外边,其中一颗在左边,一颗在右边;只有一颗留在锅上边。相信这样“说文解字”,哪个孩子记不住呢?)
最早的时候,胡泊写字本每行最左边的一个字是胡金根写的示范字;后来,示范字写在一行的中间;再后来,每行中的示范字就没有固定位置了;再再后来,胡泊的字赶上了父亲的示范字。胡泊把写满字的本子拿去让妈妈找示范字,妈妈居然找不出来。
(家庭山点评:家长练字的话,大多比孩子写得好。所以,家长的字就可以是字帖——不用买字帖,也不用让孩子到书法班像蹲监狱一样,花钱买罪受。那家长的字怎么样当字帖让孩子去临摹呢?胡老师的方法就很好,示范字写在字里行间,不但与孩子所要写的字相邻便于孩子模仿,而且忽左忽右像做迷藏一样,很能调动孩子的兴趣。结果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孩子超过了家长,或者跟家长旗鼓相当。其实,家庭山的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中凡是写字的作业,鉴于他还写不太好,即使写个十行八行也无济于事,家庭山就在每行中写几个示范字,让他就着示范字“描红”,然后依葫芦画瓢在旁边的空格模仿写。同时,家庭山建议他不要太用力,适度即可。因为那样写得费劲儿,写得也慢,尤其是还不会写或写得不好,如果使劲儿写就相当于使劲儿写错,错得实实在在,改都不好改。当然,这是家庭山的一孔之见,仅供参考。)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