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智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梅拾璎的故事之学习活动兴趣批评表扬沟通上进—孩子玩手机上瘾怎么办

点击:1103


梅拾璎北京大学法律硕士,专栏作家女儿钱小雅是北京大学双学位在读生儿子钱小能初中在读)是北京市海淀区的“三好学生”。

作者:昕雨;出处:现代家长。


钱小能升入初中后,学习压力骤然加大,他却沉迷游戏无法自拔,主科作业敷衍了事,副科不闻不问,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强行没收手机或许短期内有效,但他能真正学会自律?”梅拾璎经过认真思考,决定先从自控和心态调整上做起。除了必要的信息联系,把手机放进抽屉,给孩子做个能管住自己玩手机的好榜样。心态上,她一遍遍告诫自己:向好上进是人的本性,孩子的成长是自然有序而又缓慢的,莫急莫慌。这份信任和善意无形中让原本剑拔弩张的家庭氛围变得轻松许多,孩子的话也多起来。

同时,梅拾璎还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暑假时,她把手机交给儿子:“根据科学分析,玩游戏就和捉迷藏一样根本不会上瘾现在我把玩游戏的权利还给你,想玩多久就玩多久。但为了自己的视力,妈妈建议你玩半小时就休息一下,好不好?”钱小能惊呆了,但看到妈妈眼中的真诚,他用力点了点头。

那段时间,梅拾璎表面上若无其事,但眼睛的余光时刻在观察儿子。有了对手机的自由支配权,孩子反倒没有那种停不下来的感觉了。只要儿子的自我控制力有一点点进步,梅拾璎就会当面不遗余力地表扬,有时还会假装以为孩子听不见,给家人打电话时夸他的自控力强。“这次只玩了半个小时,比原来少了20分钟呢!”这些赞美的话无一例外都 钱小能听到,他的自控力竟真的一天天强起来。

进入初三,钱小能把考进姐姐曾就读的北京四中当作奋斗目标,主动卸载了手机游戏,全心投入到学习中。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