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润思,2005年成都市高考理科状元。
来源:林波整理自毛润思口述。
毛润思小时候他是一个“问题孩子”。
从上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父亲毛庆劳和妻子、岳母经常被老师叫到学校。打架,上课做小动作,传字条骂人……老师列举了一大堆毛润思的毛病。后来,妻子和岳母被老师训怕了,说什么也不愿再去学校。于是,毛庆劳只好硬着头皮去学校。
与多数家长把脾气发到孩子身上不同的是,每次从学校挨训回来,毛庆劳一般不会再批评和斥责毛润思,因为他不想让毛润思觉得,这世上所有的人都不喜欢他,都认为他有问题,这会让他产生自卑感,产生逆反心理。有时毛润思会小心地问他:“你觉得我的问题有老师说的那么严重吗?”毛庆劳会用爱怜的眼神望着他,认真地说:“没有,如果你的缺点能少一点点,比如上课少做小动作,你就是一个更可爱的孩子了。”毛庆劳把老师定下的把毛润思教育培养成一个好孩子的目标做了( )法,他只要求儿子别做缺点最多的孩子。毛润思一下有了信心:“这我做得到!”毛庆劳认为,儿子这个阶段表现出的种种“问题”,只是儿童的一种天性,没有必要刻意去纠正。由于毛庆劳教子有方,毛润思上学后自信上进,成绩优异。
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期中考试时毛润思只考了第二名,老师把他叫去训了一顿,因为此前他总是考第一名的。回家后,毛润思委屈地对毛庆劳谈及此事,毛庆劳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儿子,你给我记住,以后考试,即使你能考100分也只考99分,做人不要求完美,太完美了,别人对你的要求就高,你就会很累!”毛润思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毛庆劳其实是在用这种方式为毛润思减压,他感觉到,成绩越来越优秀的儿子身上承受了太多的压力。
高三时,学校和老师的话就越来越直接:“毛润思这孩子考不上北大清华,就是失败!”学校还希望他在高考时能中个“状元”、对他也就格外的关照。可是高考前的第二次模拟考试,毛润思的成绩从第一次模拟考试的全年级20多名下滑至143名,这让老师们感到震惊。老师把毛庆劳急召到学校,一脸的焦灼:“这是怎么回事?考这么差!”“不错嘛,这成绩,考个重点大学不成问题。”毛庆劳一脸轻松。老师对他的话很意外,一时有些尴尬。毛庆劳忍不住说了他压抑在心里很久的想法:“学校是不是该给他减减压啊!我听说成都有实力冲高考状元的学生不少于100名,我不想让他挤得头破血流……”老师盯着他看了半天,确信他不是在开玩笑,才郑重其事地说:“你知道状元对毛润思意味着什么?”“我知道,但我更希望他以快乐、健康、平和的心态参加高考……”那是一次不太愉快的对话。渐渐地,一些老师对毛庆劳有了“意见”,说他这样不求上进的家长很少见,这对孩子没好处。但毛庆劳没往心里去。毛庆劳感觉到了这次考试对毛润思自信心的打击和他所承受的巨大压力。
周末,毛润思面色凝重地回到家。毛庆劳提议去看场电影,或到郊外吹吹风、拉拉琴,毛润思却无精打采地说:“不去!”过了几天,毛庆劳为儿子找了一个做心理医生的朋友,三个人整整聊了一个下午。最后,毛庆劳修正了儿子的高考目标,放弃北大、清华,在四川省内找一所某个专业与这两所大学不相上下的大学,这其实不比读北大、清华效果差!毛庆劳轻松地说:“儿子,你实现这个目标没问题吧?”毛润思笑了:“老爸,你也太小瞧我了。我还以为你和老师一个想法呢!这几天,我真沮丧。”
毛庆劳成功地给毛润思减压后,毛润思在学习上又做了相应调整。两个月后,高考前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毛润思考了全年级第一。
高考那几天,毛庆劳并没有特意准备什么。毛润思是骑着自行车去考试的,毛庆劳也没去高考考场外助阵。高考前一天的晚上,毛庆劳和毛润思还拉起了小提琴。悠扬的琴声让妻子有些不安,她埋怨毛庆劳:“你也太没有当父亲的样子了吧,都节骨眼儿上了,还有心情拉琴。”毛庆劳望着毛润思,笑得有些诡秘。他说:“儿子,咱别把高考太当回事,就当是平时的一次测验。你都身经百战了,还会害怕吗?”毛润思便劝母亲:“我们心里有数,你就安心睡觉吧!”十点半,父子俩各自上床。这一晚,谁也没提高考的事,两人都睡得很安稳。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注册家庭山的小故事猜猜看,家庭教育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教师教学更轻松。有咨询、入群和投稿等需求,请联系小编家教故事猜猜看(微信号:jjgscck888)。